本报杭州10月23日讯(记者 秦军) 基因治病很神奇吗?不,其实一点也不。今天,记者在浙一医院基因门诊部就目睹了全球顶尖科学家为病人看病的经过。
弗朗西斯·柯林斯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立医学院院长,也是今天在杭召开的2006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的两位主席之一。今天早上8时刚过,柯林斯便和来自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的临床遗传学家李初梅医生来到浙一医院。他刚换上白大褂,早已在门外守候的病人便挤了进来。
62岁的何大伯今年3月以来开始发烧,体温达到近40℃,高烧持续4天后,体温开始正常,9天后,他突然又开始发烧,这种过程周而复始,基本上每隔13天就要轮回一遍。每次发烧时,他既不想吃饭,也不想喝水,非常痛苦。(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 为了治病,何大伯已走遍杭城各大医院,但都无法找到病因。
柯林斯仔细摸了摸何大伯的额头和颈部,并查看了何大伯近几个月来的检查化验单,又详细询问了家族病史,建议何大伯去做一下可能引起高烧的几种疾病的基因检测,等检测结果出来,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法。
何大伯走后,一位姓沈的大爷也走了进来。翻译告诉柯林斯,沈大爷最近肝功能不太好,病人怀疑自己可能有癌变,所以想请柯林斯诊断一下。柯林斯一边查看着沈大爷的化验结果,一边详细询问着沈大爷家人的肝炎病史,最后,他给沈大爷一个相同的建议:去做一个肝病的基因检测,看体内基因是否有突变。
浙一医院基因门诊处的负责人祁鸣告诉记者,去年10月基因门诊开设以来,至今前来做基因检测的人员已达近千人,许多人都是通过检测后发现了基因突变,而进行干预治疗的。
有一位四川病人因怀疑自己患有大肠癌,专门从成都赶到杭州,经基因检测后果然发现其基因发生了突变,后经及早手术,有效地保障了其生命安全。
不过,对于基因门诊,一些专家也强调,基因检测的结果不等于临床诊断的结果,它仅能告诉你哪种疾病的得病率更高,但不等于你已经患上某种疾病,或者将来一定会患这种疾病。目前的基因检测技术处于实验室阶段,要用于临床诊断就需提高准确性和可信度,并有一套权威认证监督系统加以管理。心态健康的人,可根据基因“病历”预防于未然,容易焦虑怀疑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否则因此陷入患病的恐慌中,反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