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红军长征追踪》:一部用生命书写的长征日记
· 寻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红军长征追踪》:一部用生命书写的长征日记
■本报记者 刘一丁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也是有关长征图书的出版销售大年。我们在书店可以看到长征图书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在内容编辑、装帧设计等方面都体现出相当高的质量,纪实、亲历、重访、画册、教辅这5大种类的长征图书特别惹人瞩目。

  琳琅满目的图书从各种角度向我们讲述着70年前的奇迹——长征。其中,分为上、下两部的《红军长征追踪》引起我特别的兴趣和回忆。这是一套再版书,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书名,作者是《经济日报》高级记者罗开富。

  368天的艰险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人民以红军长征为榜样,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长征”号角。当时《经济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罗开富被火热的社会生活激发出旺盛的斗志。1984年,他决定接受老红军的宝贵意见,准备沿着红军当年走过的长征路进行采访活动。

  《经济日报》社非常支持罗开富,总编辑还特地给他规定了“六个必须”:全程每一米路都必须是徒步,决不弄虚作假;必须按长征的同一时间行进;必须走原路,即使山下或山上有了公路,也要走红军走过的山间小路不能坐车;必须每天写一篇文章;1935年10月19日中央主力红军到达吴起镇,罗开富必须在50年后的同一天走到;在中央主力红军因战事休整的路段里,必须设法徒步采访红二、四方面军的路线并作出报道。同时也规定了要有向导签字,最好记些日记,留下感想,留下见闻,留下历史记录等等。

  罗开富的出发时间是1984年10月16日,50年前的10月16日正是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的日子。在接下来的368个日子里,罗开富严格遵守“六个必须”,每天平均行走75公里,每天发表一篇“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每天写就一篇日记,几乎每天仅睡眠3个多小时。他的身体逐渐虚弱,病魔缠身,疥疮、腿疾、眼疾、肝肿大、胆囊炎、腰肌劳损等疾病成为驱之不去的同行者。在贵州黎平高洋雪山的冰凌上,他摔成左腿小腓骨骨折,然后滑落山崖,摔碎的照相机碎片刺入锁骨时,靠着当地向导轮流架扶,毅然前行;在广西2000多米高的老山界,他又饥又累,只好吞食随身备用的止咳冲剂、速效感冒片和生姜末;高山缺氧、疲劳至极使他险些命丧雪山;超极限的体力和精力支出,使罗开富的肝病、胃病复发,一个男子汉的体重降到100斤。

  专程赶到泸定桥看望罗开富的杨成武将军和报社领导见他瘦得实在不成样子,都劝他赶快休息,抓紧治病。但是,罗开富抱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走到底的决心,含着眼泪请求:“让我再坚持几天,实在不行了,再换人。如果我真的不行了,希望接替我的人能背着我的骨灰走进吴起镇,也证明中国记者的一份骨气啊!”最终,坚定的信念创造了奇迹,罗开富以红军为榜样,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成为继红军之后第一位走完长征原路全程、第一位翻越全部雪山、第一位横穿草地中心沼泽的新闻记者。368天后,罗开富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了陕西省的吴起镇。而在50年前的同一天,红一方面军也是在这里结束了长征。罗开富不仅是在长征的开始和结束重复了历史上的今天,而且在这368天的长征过程中,他每天都按照50年前红军的足迹,重温着当年的历史。历时368天,重走长征路,罗开富写下300多篇新闻报道,在《经济日报》头版连载,这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以一年内徒步里程最长、发稿最多的记录载入中国新闻史册。罗开富的壮举轰动中国,也在国际新闻界引起极大反响。

  368天的生命记载

  《红军长征追踪》是一部罗开富368天重走长征路的生命日记,记录了他一路所见所闻所思和鲜为人知的甜酸苦辣,有着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

  从这部《红军长征追踪》中,我们了解到,20年前,当罗开富重走长征路的时候,许多老红军和曾经帮助过红军的沿途群众大都健在,许多红军留下的历史真迹还基本保持着原貌。罗开富尽最大努力采访、搜集了大量人们以前没有发现的情况与资料,对红军长征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展示。这无疑成为党史、军史、历史研究的难得财富。作者还在书中提出并解答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红军长征初期,指挥权掌握在李德、博古等人手里?为什么毛泽东具有卓越的才能却受到打击和排挤?李德是不是共产国际派来的?湘江之战究竟惨烈到何种程度?刘少奇、陈云有没有参加长征?雪山有多高?草地有多宽?红军为什么必须在规定时间之前通过雪山口?红军所需的巨大补给到底是怎样筹措的?书中上百个历史之谜,读来惊心动魄,回味无穷。我们可以从政治、历史、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角度进行研读或者浏览。所以,该书一经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为这种价值,罗开富的《红军长征追踪》与斯诺的《西行漫记》和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起,被一些著名大学定为学生的必读之书。

  罗开富重走长征路已经过去了20年。2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当年红军走过的天堑鸿沟如今架起了大桥;许多崎岖小道不仅通了汽车,有的地方还响起了火车的汽笛声;一些奇异的山沟和洞穴甚至开发成了旅游的景点。那么,当年红军走过的道路是怎样曲折艰难?雪山如何壮伟?草地如何辽阔?古风犹存的少数民族生活是怎样的?夜郎古国到底是什么样子?毛耳盖会议旧址原来的建筑怎样?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再版的《红军长征追踪》,看到凝固在罗开富镜头里的历史遗存。这些珍贵的照片有300多幅,不仅成了再版《红军长征追踪》的新看点,而且成为研究民族民俗文化的依据。同时,再版书还增加了200余张红军时代的历史和文物图片,大大加强了该书的历史凝重感与可读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