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台球神童之称的年仅19岁的丁俊晖,已经夺得中国公开赛、全英公开赛和北爱尔兰公开赛三个冠军。说到生活过得有些苦闷,他点头称是:“生活就是要学会忍受,只有忍受才能享受。”“学会忍受”,自是丁俊晖走向成功的人生要义。
对8岁半就开始练打台球的丁俊晖而言,他似乎没有童年,因为他把童年都送给了台球。台球对他而言,自是生活中的最爱,但最爱并非意味着他没有苦闷,没有厌烦。与其说,没有苦闷,没有厌烦,倒不如说,他“别无选择”。台球场,也是竞争场。在这个场子里,并非人人都能获得成功,通往成功的路上充满荆棘。要想获得成功,说白了,学会“忍受”,学会“忍耐”,就是丁俊晖参与竞争的精神支柱,自然,从中也道出了丁俊晖胜不骄、败不馁,能进能退、能伸能屈的原缘。
学会“忍受”,善于“忍耐”,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家把“忍受”、“忍耐”看成是全身远祸的法宝;清代曾国藩则认为:“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惟一法门。”难怪有人说:“忍受”、“忍耐”,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是在冲锋前对自己爆发力的凝聚。因为机会不可能俯拾即是,它需要认真寻找;力量也不是随时都有,它需要慢慢积蓄。“忍受”、“忍耐”,不是无所作为,得过且过,它其实是一种智者的韬略和计谋。
“忍受”、“忍耐”,怕有大小之分。韩信的胯下之辱是小忍,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则是一种大忍。所以说,忍耐不仅是一种机智,也是一种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
是啊,寂寞是一种环境。文学需要寂寞,科学需要寂寞,做任何学问都需要寂寞,需要排除干扰,远离诱惑。前不久,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由于对证明20世纪七大数学难题之一——庞加莱猜想做出的重大贡献,被授予“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然而,他竟然表示“没兴趣”,并拒绝了受奖。据说,他一贯处事低调,藐视荣誉和金钱。而潜心研究、淡泊名利、来去无踪,是人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其实,我们对其的“怪诞”举止自可理解。要知道,科学研究是极其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努力,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排除一切来自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于是,我们也可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的第二天,5位获奖者何以在北京一家研究所异口同声说:“忘掉诺贝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