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到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德国,在德国东部名城德累斯顿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并一起参加了“彼得堡对话”。像每次德俄首脑峰会一样,双方议题广泛,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
“彼得堡对话”是普京和德国前总理施罗德2001年倡议的两国政府间论坛,每年一次,轮流在两国举行。“真诚地互拍肩膀、大胆地互相拥抱、一起去蒸桑拿”——这是西方媒体对普京和施罗德“哥们”关系的描述,形象地说明德俄两国在施罗德时代的“亲密无间”。如今,在德国“铁娘子”的政策调整下,这种关系已经过去了。
“拉美国近一点,离俄罗斯远一点”。默克尔在美俄之间搞的是平衡外交。国际政治讲究虚实结合,就德俄关系而言,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已成为“虚的大框架”,在此框架下,加强能源合作才是“实的核心内容”。默克尔强调,双方首先在能源安全领域能取得彼此信任。于是,凡是能源合作,全部“绿灯”放行。默克尔表示支持争议中的德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的建设。作为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顾客,德国每年从俄罗斯引进高达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如果该管道建成,那么俄罗斯每年可向德国额外输送500亿至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届时,德国将成为欧洲能源的集散中心,这无疑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西方能源政策的最大赢家恐怕是俄罗斯”——这是德国媒体的结论。近年来,由于世界石油价格猛涨,俄罗斯通过出售油气资源,不仅提前偿还了西方债务,而且从一个向西方乞讨经济援助的“受援者”摇身一变为咄咄逼人的“投资者”。本次峰会期间,德国媒体大量报道了两条消息:一是俄罗斯外贸银行买下欧洲宇航防务集团5%的股份;二是德甲精英沙尔克04俱乐部队接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1.25亿欧元的赞助费,创下了德甲历史上接受的赞助纪录。
俄罗斯这种“大手笔”的角色转换着实让西方不适应。“如何面对再次崛起的俄罗斯”这样的课题,恐怕已到了正式提到西方议事日程上讨论的时候了。
吕鸿
(《人民日报》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