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舟山资讯
3  4  
PDF 版
· “海天佛国”普陀山
· 普陀山岛上交通指南
· 普陀山主题教育见精神
· 感受普陀洛迦 体验心灵日出普陀山景点大扫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从我做起 ──
普陀山主题教育见精神
  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从我做起 ──

  普陀山主题教育见精神

  本报讯 (通讯员 文 潇) 近年来,普陀山管理部门首创“主题教育”这一理念与模式,将提升全山管理人员、居民以及游客文明素质放在战略高度来考量,结合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深入推进景区软件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大力倡导与弘扬勤劳节俭、诚实感恩、学习进取、团结和谐的“普陀山精神”,全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荣获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全国诚信经营示范单位等多项殊荣。

  历经5载,主题教育渐入佳境

  2002年以来,普陀山管理局党委在主题教育中以促进观念更新、思维方式转变和生活习惯的改进为突破口,通过深入开展“树文明新风,做文明新人”、“创建一流景区,建设小康社会”、“改善人居环境,创建一流景区”、“培养团队精神,提升人文环境”等一系列活动,致力提升全山居民和来山游客的整体素质。

  己不正焉能正人?要提升游客的旅游文明素质,必须先提升旅游从业者自身的文明素质,以身作则,为游客树立榜样,这是普陀山一以贯之的做法。

  近几年,普陀山旅游设施不断改善,旅游环境日趋良好,市场知名度持续提高,旅游事业进入空前发展的阶段。但与此同时,景区内存在着一些居民视随地吐痰、乱丢废弃物为小事,把乱搭建视作正常;一些经营户以次充好,以假冒真,侵害游客的利益;有些无证导游与店家串通,欺客斩客,牟取暴利等不和谐“音符”,极大地损害了景区形象。

  硬件的改善,经济的发展,没有人的素质“水涨船高”不行。普陀山的管理者认为,普陀山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一起抓;景区要实现新一轮腾飞,最重要的是人的观念改变和人的素质提高。 由此,每年一次覆盖全景区、涉及全体干部群众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普陀山展开。

  今年5月,管理局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山开展了大规模的以弘扬普陀山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持续两个半月时间,边学边改,虚实结合,把实践荣辱观、争做新普陀山人的自我教育贯穿活动始终。活动期间,当地报刊和电视台等媒体开辟专栏讨论,并向个体经营户发送1000多份教育专刊和500多份倡议书,举办了报告会和电影周活动。普陀山学校还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向陋习宣战的活动,实现家校互动、社校互动的目的。通过这次主题教育,群众关心公益、助人为乐的多了,损人利己的少了;家庭团结、邻里和睦的多了,赌博吵架的少了;重视教育、爱好学习的多了,得过且过的少了。

  “普陀山精神是历史经验的概括,是现实风貌的提炼,更是普陀山未来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要把它喊响、普及,并且成为普陀山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作为普陀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精神支柱。”普陀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宝华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以虚促实,普陀山精神深入人心

  普陀山管理局十分重视主题教育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虚促实,以实带虚,不断把主题活动引向深入。

  这些年来,普陀山在主题教育中把着力解决阻碍景区发展的旅游安全、旅游市场、景容景貌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作为突破口。通过建制立章、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净化旅游市场,为来普陀山观光休闲的游客和全山人民勤劳致富营造良好环境。

  普陀山共有40家个体饭店,是普陀山接待能力的有效补充,更是普陀山一大文明窗口。为此,他们在进行普陀山精神主题教育中,充分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分片、分行业组织全山经营者开展学习讨论,倡导诚信经营。普陀山个体经营者协会还在会员中开展了“讲信用、创品牌、比实绩”的诚信教育活动以及“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经营一条街”、“亮照经营”一条街等创建活动。对一些饭店存在的虚假宣传、宰客等不良行为,有关部门通过联合执法,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下转第15版)

  普陀山主题教育见精神

  (上接第13版)

  普陀山迎宾饭店业主唐瑞良待客热忱,还经常主动帮助客人排忧解难:客人身体不适,他会主动帮助买药;游客钱包遗忘在饭店,他就竭力寻找失主……唐瑞良不仅多次获得“五好文明经营户”、“诚实守信经营承诺户”、浙江省“百名诚信工商户”和“普陀山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荣誉称号,而且在游客中赢得了好口碑。

  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把教育活动与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结合起来,强化执政理念,这是普陀山主题教育的又一个亮点。近年来,普陀山将建立救助帮困体系、改善社会福利和发展公益事业作为财政投资主体,先后建立落实了扶贫济困、困难家庭分层分类救助制度,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统筹制度,残疾人、老年人、困难户“两人一户”经济补助制度。全山干部群众还坚持每年两次为困难群众捐款,捐款总额达到100余万元。

  目前,在普陀山的所有特困家庭已全部脱贫,孤寡老人住进了政府新建的宾馆式敬老院、残疾人全部就业并享受养老保险,全山敬老院里的老人和中小学生每年都可免费领取政府发放的营养奶。

  继往开来,普陀山人肩负使命

  “勤劳节俭、诚实感恩、学习进取、团结和睦”,普陀山精神既概括了普陀山前人的生活,又对当今生活在山上的居民群众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普陀山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开始后,一场以“争做新普陀山人”为主题的大讨论正在全山开展。

  在讨论中,普陀山人认识到,主题教育不是泛泛而谈,搞形式、走过场,而是要扎扎实实地抓,力求抓出成效来,通过主题教育,做弘扬普陀山精神的有形示范者。要求全山老百姓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做到;要求游客做到的普陀山人首先做到。景区管理者作为普陀山的排头兵、领头羊,个个率先垂范,起好带头作用。

  “同驻一座山,共建一个家”、“我为景区作贡献,我为群众作榜样”,普陀山主题教育有声有色。他们建立了由全山各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时对景区的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梳理,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他们用“亮相台”宣传好的典型,曝光不良行为,切实承担起管理职责,大胆履行职能,做到依法管理,把工作做实、做细。

  “我是主人,我要奉献”,普陀山的群众纷纷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入主题教育活动,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普陀山的文明形象,为来山游客作出榜样。

  今天的普陀山,主题教育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中央文明委关于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下发后,立即在普陀山引起热烈反响。他们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认为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旅游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行动迅速,紧密结合“普陀山精神”的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主题教育的功能优势,组织发动全山旅游从业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活动之中。

  以纠正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七大不文明行为”为重点,在全山范围深入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活动,用管理者、经营者和景区人的文明行为影响和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普陀山管理局已研究制定一套既符合当前实际又考虑长远需要的工作方案,通过教育与培训结合,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旅游文明素质,以全面推进文明旅游建设。

  今后的普陀山,将旅游文明与景区诚信建设紧密结合,推动公民旅游文明与行业的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资源有序利用的良性互动,让全山居民和游客树立起节约社会公共资源的意识,年年递进,层层深入,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进公民旅游文明建设,让“海天佛国”的旅游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