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村庄集聚:海盐进行时
· 通过民意取得合法性
· 四分之三村庄的命运
· 调整中的乡土秩序
· 更多的公共服务满足农民需要
· 行将消失的自然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村庄集聚:海盐进行时
本报见习记者 朱永红 海盐县委报道组 黄擎
  67岁的农妇徐增宝走在回家的路上,她家的老屋掩在丛林深处。其后是大片稻田金光灿灿,还有下午和煦的阳光。

  但在15年或更长时间以后,这里可能将不再有人居住。

  根据今年5月份的《海盐县村庄布点规划》方案,徐增宝家所在的“陆间屋”自然村,在政府的规划中变成了非定居点。如果她家要改建新房,就必须搬迁到政府规划的定居点。

  海盐县的目标是,通过1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通过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完善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将全县分散在将近4000个自然村的农户,集居到约1000个村庄里。

  省农办副主任邵峰说,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需要通过私人服务和公共服务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而服务的发展需要服务对象的集聚。只有这样,农村放心店才会有人去办、有利可图;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才可以做到投资省、共享性高,同时大大节约土地。

  “既要尊重农民,又要引导农民,这一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 邵峰强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