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六中全会展望和谐社会
· 借鉴国外执政党经验 深化对和谐社会认识
· “六个必须”通盘方案
· 共享共建关键在党
· 和谐地位前所未有
· 以往经验集大成
· 中国特色必须坚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共享共建关键在党
  此次政治局会议开宗明义强调,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叶笃初认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意思虽早有体现,但这一表述也属最新总结。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集全社会之力,而执政党更是其中的关键。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在不久前的建党85周年讲话中,胡锦涛代表党中央指出:要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治党战略,和谐社会建设是治国战略”,叶笃初说,这两个战略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叶笃初表示,从此次政治局会议“公报”关于党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很多具有很强针对性、现实性和指导性的内容。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激励干部真抓实干”,“和谐社会不是讲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叶笃初说,在此前的实践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确实存在着“说得多、干得少”的情况。

  “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的学习研究和教育培训”的要求同样切中此前工作的短处。叶笃初说,过去在许多地方,相较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一切以GDP为中心,忽视了社会管理、社会建设。

  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许多人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并不顺利,停留在分散的“自然人”、“经济人”阶段,叶笃初说,这就不仅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也需要党组织进行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支持社会组织的有序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