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六中全会展望和谐社会
· 借鉴国外执政党经验 深化对和谐社会认识
· “六个必须”通盘方案
· 共享共建关键在党
· 和谐地位前所未有
· 以往经验集大成
· 中国特色必须坚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以往经验集大成
  在“六个必须”等极为原则性的表述中,有不少新内容,如“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等。叶笃初说,这是对以往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新的总结。

  叶笃初表示,自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尤其是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年来,我们党在这方面的认识上逐渐深化,理论更加成熟,经验更加充实,机制体制也趋于完备。

  “‘六个必须’这个通盘方案本身就是对以往研究、探索中的新概括。”叶笃初说。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如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

  在2005年2月的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中央又在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两方面提出了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九大课题。成为后来几年理论、政策、工作研究的提要,也为即将到来的六中全会作了准备参考。

  叶笃初称,这两年中,对于社会情况的调查研究没有停止,解决群众实际利益问题没有中断,健全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没有放松。正是在以往实践、理论的基础上,中央总结出“六个必须”,涵盖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方面面。

  中央还曾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很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叶笃初表示,六中全会尽管是一次集大成的历史性会议,但仍然不能设想毕其功于一役。像经济改革、精神文明建设,都是经历了两次中央全会的推动。对当前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些问题,同样还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