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三北村召开党员大会,选举出当湖街道第一次党代会党代表。30日,村领导班子会议,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力争年内成为平湖市新农村建设‘样板村’……”
摆在记者眼前的是平湖市当湖街道三北村党支部书记夏跃生的一本工作笔记。从1975年到三北村任大队会计至今的31年间,夏跃生一直坚持把村里发生的大事,无一遗漏地记录下来,至今40本工作笔记都完好无损地躺在办公室的柜子里。翻看这40本工作笔记,就像在浏览一部历史,真实地记录了三北村30年来的变迁。
1982年以前,夏跃生记得最多的是种田和社员收支情况。当时村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1982年底,夏跃生记下了村民为过年向生产队借钱的内容:“夏跃勇3元,孙生荣3元,徐其根3元……过完年3个月后归还。”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在三北村拉开序幕后,夏跃生的工作笔记上开始出现了“包产到户”的新名词。“从1982年开始,三北村集体土地分到农户手中。”“预计今年三季作物亩产量达到1400多斤。”
从1983年开始,夏跃生记的内容有了变化,发展集体企业成了村里的工作重点。笔记显示,到1986年,村里先后办起了三北综合厂等3家村集体企业和平湖标准件联营厂一家联营企业。“会议决定,安排50名村民进联营厂工作。”夏跃生告诉记者,除联营厂外,其余3家企业的工人都是本村农民。此时,三北村农民的身份开始发生转变,300多名农民成了有固定工作的工人。
在1986年的年底总结中,夏跃生写道:“……村民进入企业后,不但有劳保福利,每年还有1万多元的收入。”夏跃生回忆,当时村里有很多农户年收入超过万元,三北村从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许多农家盖起了新楼房。
进入21世纪,夏跃生的工作笔记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在笔记中,有关于拆迁事务的记录,有青苗覆盖物丈量后的数量,有村民小组撤销建制后村民生活保障的有关条款,还有农民新村居住面积的分配。
夏跃生告诉记者,从2000年开始,随着城市改造范围的扩大,三北村460户家庭拆迁,成了享有养老金、医疗保障金的居民。
“人口股第一批为18年,第二批为20年,第三批为21年……”在去年9月的记录中,记者看到了三北村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动作”。今年1月,三北村成立了平湖市首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一下子成了股东。每个村民无论年龄大小,均以现金入股,每年从村集体经济增值中分得红利。夏跃生自豪地说:“我只是记录了三北村发展中的一段历程,好戏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