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成功回收
·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 发布孔子标准像不是商业行为
· 武当山“围堰” 保护遇真宫
· 郑和下西洋仿古宝船 在南京落成
· 让和平钟声响彻世界
· 近六成台商 将增资大陆
· 应县“千年木塔”何时才能大修
· 重庆“小小动物乐园”开园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草案)》公布并征求意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论证会开了17年 国家花费上千万
应县“千年木塔”何时才能大修
  有着“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之称的山西应县木塔,是现存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全木制古佛塔,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木塔险情严重,但由于大修方案一直未达成一致,木塔从“十五”期间的国家六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又延至了“十一五”的规划方案中。17年来,木塔维修一直处在如何修、何时修等诸多争论与尴尬中。

  维修之争

  “三思”后何时能行?

  为保护木塔安全,从1989年起,我国就开始研究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199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山西省应县木塔维修工程领导组”,木塔大修工程正式启动。

  这个领导组下设了办公室、专家组、安全保卫组等。专家组聘请了全国7位院士及其他30余位专家学者,对应县木塔进行了多次考察论证,主要提出了落架大修、抬升维修、现状加固等几种维修思路。但是,到目前为止,维修思路还未最后确定。

  “17年来,国家花了1000多万元,大大小小开了不少修缮保护论证会,可遗憾的是,最后还是回到原点,不能确定拯救方案。”应县木塔文保所所长秦亮泰告诉记者。

  无论方案最终如何,专家认为:“如果对木塔进行修缮,可能会坚持千年不倒;但如果不修,就没有可能。”

  登塔与禁止

  保护与利用的博弈?

  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原所长柴泽俊告诉记者:“如今木塔已‘病入膏肓’,塔身扭曲变形,有300多处残损,目前一次最多只能承受20人登塔,如果游客再多,会使木塔卯榫位移加剧,造成新的隐患。”

  为保护古木塔,从2003年开始,山西省文物局曾两次下文不准游人攀登应县木塔。然而,到目前为止,木塔依然开放到二层。

  “现在门票是60元,游客大老远来了,如果不让登塔,只能远远地看一眼,这很不现实。不让游人上塔,谁还来这里参观?”秦亮泰说,“在维护费用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尽量地做好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游客上塔人数。”

  今年4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古建筑研究专家在针对应县木塔召开的修缮保护论证会上,就游人是否能登塔有过争论。最后考虑到“现实问题”,形成了让游客限量参观的意见。

  “文物景区的保护和利用,多年来一直是个矛盾。让游人登攀,看着都可惜。但另一方面,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却有限,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应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赵畅说。

  申遗之热

  为更好保护,还是为发展旅游贴“标签”?

  让人类共有的财富得到全世界关注和保护,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初衷。同中国的其他“国保”一样,申请加入世界遗产一直是千年古木塔的目标。从2000年开始,应县木塔亦被列入中国推荐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

  由于木塔自身的修缮保护及周边环境的治理等问题,申遗工作一直在艰难前进中。2004年11月,应县新一届领导痛下决心对木塔周边居民区进行拆迁改造。围绕木塔保护进行旧城改造拆迁,拆迁房屋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拆迁改造已投入资金3.86亿元,环绕木塔核心区新建10万平方米的绿地和空地保护园区。

  但与“申遗”的要求相比,应县恐怕还有许多事要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很严格,要求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要求周边环境原汁原味。”秦亮泰说。

  “申遗并不适合所有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何况申遗的过程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切忌盲目,去掉浮华,多做些实在的保护工作,要比那些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好得多。”山西省文物局办公室主任程书林说。

  新华社记者 陈芳 高风 原碧霞

  (据新华社太原9月24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