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两代人共话长征精神
· 尝尝红军过草地的滋味
· 聚焦 “硬骨头六连”
· 首支慈善志愿者队伍 在北仑成立
· 把城市文明引进乡村
· 外来建设者党员代表 首次亮相永康党代会
· 公益性求助电话一年翻一番
· 一位母亲的心愿
· 张才同志逝世
· 何日整修危桥
· “我们挺起胸膛重新做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儿子生前对贫困同学充满同情,母亲于是将儿子的死亡赔偿金捐给了学校——
一位母亲的心愿
本报记者 黄宏 桐乡市报道组 李晓鹏
  日前,当我们在桐乡市邵逸夫中学见到沈惠如时,她依然以泪洗面,而她捐赠的1.5万元却使邵逸夫中学的十多位贫困生因此受惠。几天前,这一捐款仪式在儿子的母校桐乡市邵逸夫中学举行。

  8月11日前,沈惠如还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母亲:她的儿子刚刚完成了初中的学业,考上了凤鸣高级中学。

  这一天,她准备带着儿子诸佳斌去街上买东西,正准备走,儿子的一个同学来了,于是她就让儿子留下,没想到儿子却和同学一起去杭申运河游泳,再也没有回来。

  40多岁的沈惠如是不幸的:一年前,丈夫和她离了婚,儿子留在了她的身边。她开了一间小作坊,专门做毛领子,本钱小,利润也薄,离婚以后,生活一直很艰难。“儿子是我唯一的希望,没有了儿子,我还有什么指望?”沈惠如说。

  儿子溺死大运河的噩耗传来,沈惠如差点昏过去。“好长时间,我一直像做梦一样,恍恍惚惚的。”

  由于儿子生前投保了平安保险,保险公司按规定为诸佳斌赔偿了3万元。“钱是拿来了,但这是佳斌用命换来的,我坚决不用。”沈惠如噙着眼泪说。

  好多天,沈惠如一直夜不能寐。一天晚上,她突然想起和儿子的一次对话:她觉得儿子生活太苦,想多给儿子一点零花钱,可是懂事的儿子拒绝了,原因是在他的班上,还有困难家庭的孩子,他们没有任何零花钱,有的孩子甚至连学费也交不起。

  “我知道,儿子很同情班上的贫困生,但自己手头也不宽裕,心有余而力不足。”沈惠如说。这天晚上,她的丧子之痛化成了对更多贫困孩子的关心。

  因诸佳斌在溺水死亡时未满18周岁,还是在父母共同抚养阶段,因此她和前夫各得1.5万元赔偿款。赔偿款一到手,她就和学校联系,要求全部捐给学校的特困生,完成儿子的心愿。

  沈惠如含着眼泪说:“我希望这笔钱能让更多的孩子生活得更好。”

  9月7日,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邵逸夫中学的会议室举行。 “这不是我捐给学校的,是我儿子捐的,这是他的爱心。”在仪式上,沈惠如亲手把这笔钱捐给了学校,泣不成声。

  “我们一定用这笔钱,使最多的学生受惠。”学校副校长曾正君说,现在学校决定把钱用在两处:为15位不能享受救助标准,但是又交不起学费的贫困生交学费;为包括低保学生在内的近30位学生每天提供营养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