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传出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茫茫太空就记下了中华民族创造的一个个高度。
东经100度、北纬40度处的大漠腹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一代又一代官兵们,在一声声“点火”的口令声中,把40颗卫星,6艘飞船、3名航天员,和一枚枚火箭送上了天宇,也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高度,标记在太空之上。
写下中国航天史上“13个第一”
2005年10月17日,费俊龙、聂海胜巡天归来的那个清晨,千里之外的郭保新望着东方的地平线热泪盈眶。
5天前,正是这位飞船发射“零号指挥员”一声“点火”口令,启动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次腾飞——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有人参与空间实验的国度。
从1960年11月5日第一枚国产导弹起飞到2006年9月9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升上太空,响彻大漠戈壁的一次次“点火”口令,串起了共和国航天史上一次次震撼世界的辉煌,他们写下中国航天史上“13个第一”。
1966年10月27日,成功发射第一枚核导弹!举国欢腾的时刻,谁也不会想到,复杂的导弹测试发射流程,几乎全由发测站官兵手工完成——
核导弹发射前,技师田现坤的那次操作,其危险程度注定在世界航天史上后无来者。他钻进弹体与核弹头之间不到半米的夹缝,连接固定了10根调温软管和信号电缆,完成了弹头引爆装置的检测和安装,成功地把导弹和原子弹连接在一起……
发射测试是导弹航天器发射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要确保所有上天产品状态良好,确保发射不出一丝一毫差错。每一个辉煌瞬间,无不来自于发测站官兵的千锤百炼。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造访太空。杨利伟出征太空前的那个晚上,迎着戈壁刺骨的长风,郭保新专门来到中心的烈士陵园,那里长眠着672名烈士,有52位是发测站官兵。几小时后,乳白色的长征2F火箭托着杨利伟直上距地面343公里的太空;两年后,郭保新和战友们又将费俊龙、聂海胜托举至同一位置。这个相当于40多座珠穆朗玛峰总和的高度,是中华民族的崭新高度。
用自主创新铺就中国飞天之路
载人航天的测试发射,代表着当今世界航天发射的最高水平,而对这一水平最简单直观的判定,就是测试发射的速度和可靠性。中国航天人自己创造了“三垂一远”——“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远距离测试发射”的模式。
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指挥监控系统的研制,显现了发测站年轻科技人员的胆识和智慧。在数字海洋的基础上,研制小组用累计53万多行源代码的24套应用软件,实现了测试发射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发测站第四研究室主任毛永军说,几乎在故障出现的同时,计算机就能将若干种处理方法,按优劣程度实时显示在决策者面前。如果不需人为干预,系统将自动决策;如果指挥员决定干预,则可以立即轻点鼠标,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正是因为这样的技术实力,在充满风险、布满荆棘的航天发射之路上,他们总是走得那么从容。
2005年10月12日凌晨5时许,就在费俊龙、聂海胜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请示出征之时,一场大风雪骤然而至。
发射允许的最大地面风速为每秒10米,而此时超过每秒18米的风,吹得塔架上的官兵站都站不稳。
气象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牵动着电视机前亿万中国人的心,也吸引了全世界航天发射专家关注的目光。
当发射指挥部询问能否正常发射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育林肯定地说:“能。”就在费俊龙、聂海胜进入飞船舱内的那一刻,暴风雪戛然而止,风速降至每秒0.3米。
两小时45分后,当火箭准时点火起飞,刺破依然低垂的浓云直入太空的时候,发测站官兵暴风雪中的自信与成功,也成为航天发射领域一个绝无仅有、永远定格的动人画面。
用薪火相传的精神
点燃戈壁不灭的篝火
耸入云天的发射塔架,怀抱着修长的运载火箭。箭身上,是一团中国人最为熟悉的标记——“CZ(长征)”。
“神箭冲碧宇,神舟傲苍穹,长征通万里,五星映太空。”一位火箭专家的诗作,道出了几代发测站官兵的希望和梦想。
“我们是长征的传人,航天精神的源头就是长征精神。”发射测试站政委纪多说。
1958年10月,长征胜利22周年的时候,当年指挥17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孙继先,率部挥师西北。他们面对的是,与长征时几乎一样艰难困苦:大漠风沙遮天蔽日,夏天温度超过40摄氏度,冬天哈口气都能冻在胡子上;好不容易垒起的房子,瞬间被大风吹倒。
最困难的年代,却是实验室灯光最明亮的年代;最饥饿的年代,却是创业者歌声最嘹亮的年代。发测站成立一年多,就自主发射国产导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后,他们就完成了两弹结合发射试验。
神舟五号发射前的第三次火箭测试,一个指示灯突然出现不到两秒的故障显示,火箭某分系统指挥沈爱华,在50万个不断流动的数据中捕捉到这一稍纵即逝的信号。测试结束,沈爱华留了下来。每次半个小时的加电,一直重复到第33遍,故障复现,一个极可能被忽略的重大隐患消除了。
“我们是从四面八方挑选而来,代表全国人民来从事这项前所未有的事业,怎敢有丝毫马虎?”
国家使命——这,就是让发测站每一名官兵把每一项操作都视做生命的力量之源;这,也正是中国航天人创造一个个奇迹的最深厚根基。
正是因为有着一个个的“沈爱华”,发测站在47年航天发射史中保持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射成功率……
太空行走、空间站……不远的将来,发测站官兵还将托举中国人自己研制的航天器,探索更加遥远的太空。
新华社记者 孙彦新 张严平
(据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