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专版
3  4  
PDF 版
· 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实施四项措施 繁荣农村文化
·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以城带乡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农民素质
· 坚持“三强化” 建设新农村
·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要坚持“五个结合”
· 办好专题栏目 加强舆论引导
· 积极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
· 把党委要求和农民需求统一起来
· 实施“以奖代保” 创建文明家庭
· 围绕目标 突出主体 打造品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以城带乡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共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曹国旗
  新形势下怎样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重大课题。十六届五中全会后,我们深入分析温州发展的现实条件,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走出一条资源互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创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形成了社会各方共建新农村、共育新农民、共享新成果的良好创建态势。    

  以城带乡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深入调研是前提。我们从城市资源、民间资金状况、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农村发展现状等方面展开深入的调查,基本掌握了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共建方案,明确了共建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计划。

  行政推动是基础。通过深入的思想发动,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创建任务纳入干部考核目标,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注重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以强大的行政推动确保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

  创新载体是关键。我们按照“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的要求,精心设计并实施了“双千结对、共建文明”、“千企千村结对共建新农村”、“三沿整治”、“千村千报千书架”等活动载体,促进城市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进而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典型引路是手段。我们坚持了“典型示范、以点带面、连片创建、整体推进”的创建思路,在注重特色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共建典型,呈现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健全制度是保障。建立了创建工作的舆情收集、汇总、分析制度,结对村与结对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从制度的层面上,确保共建活动充分体现民意,共建双方及时沟通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创建主体的积极性,并对共建内容、双方义务、资金来源、结对方法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了创建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