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专版
3  4  
PDF 版
· 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实施四项措施 繁荣农村文化
·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以城带乡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农民素质
· 坚持“三强化” 建设新农村
·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要坚持“五个结合”
· 办好专题栏目 加强舆论引导
· 积极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
· 把党委要求和农民需求统一起来
· 实施“以奖代保” 创建文明家庭
· 围绕目标 突出主体 打造品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9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围绕目标 突出主体 打造品牌
中共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虞红鸣
  从丽水实际出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围绕目标、突出主体、打造品牌。

  围绕建设新农村目标。丽水最大的实际是欠发达,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在房有多新、楼有多高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地域特色、乡村特色和民族特色上下功夫,在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上下功夫。从丽水实际出发,我们把新农村建设目标归结为农民知识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田园化。所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围绕“三化”的目标,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突出培育新农民主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突出以农民为本这个核心,突出为了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这个基本方针。着眼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以“百村千户文化示范”结对共建活动和“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实用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准、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着眼于农民需求的实现,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文化下乡力度,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农民活力的激发,引导、组织农民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精心打造新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和整合文化资源,不断创新载体,推陈出新,在繁荣农村群众性文化的过程中打造文化品牌,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致力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加强对青田鱼灯、畲族歌舞、缙云钢叉、遂昌台阁等的挖掘、整理和提升,努力打造乡土文化品牌。致力于文化资源的优化与重组,加快莲都大港头镇“古堰画乡”、青田山口镇石雕园区和缙云民间婺剧团的建设,努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致力于活动载体的创新与培育,在文化下乡中推出“绿谷风”文化大篷车,在乡村文化活动中重点扶持畲族“三月三”歌会、遂昌文化大集等活动,努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