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宁波:“单身经济”悄然启动
· “十一”不出游并非坏事
· 制良种 挣大钱
· 我省有了 银行保险公司
· 汽车有缺陷 可提出召回
· “百大”提高 股改对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十一”不出游并非坏事
吴杭民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关部门对今年“十一”黄金周老百姓的出游意愿作了一次调查。在接受问卷调查的4000人当中,填 “肯定出游”和“无特殊原因即出游”的人数占59.5%,9.3%的被调查者表示肯定不出行,其余则表示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出行。相比去年“十一”,今年百姓出游的意愿下降了15%。

  “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这样的消息对已在“摩拳擦掌”、积极“备战”,还想赚得钵满盆满的商家来说,或许并不乐观。但笔者不得不说,鉴于历年来“黄金周”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人们“十一”出游意愿下降并非坏事,相反,这恰恰是百姓消费、度假观念逐渐成熟、理性的一种表现。同时,也给商家提个醒,黄金周赚钱不容易了,应更关注消费者对舒适度、满意度的要求。

  记得去年“十一”黄金周结束后,媒体在圈点长假时曾这样分析:细细数来,黄金周所造成的生态、文化、金钱、体力方面的“劫难”似乎不在少数。此外,黄金周集中消费导致的公共资源配置失衡、服务供求矛盾突出等遗憾也开始显露。

  也的确如此。黄金周引来了大量的消费人群,于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景区过度开发,“掠夺”式经营,不少久负盛名的生态旅游演变成了“生态劫”。不少景区重开发、轻管理、欠保护,使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在高负荷的人流压力下遭到破坏。巨大的人流和景区有限的接待、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使黄金周旅游成了不少人的“花钱买罪受”。

  黄金周在拉动消费增长方面确实功不可没,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种人为制造集中消费的度假模式,带来的只能是旅游边际效益的递减,对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一种破坏。

  在笔者看来,个性化、理性的度假方式,恰恰是应该在黄金周里大力提倡的。出游的人相对少了,对提高外出人们的度假质量,也肯定是利大于弊。让想出游的人玩得轻轻松松,让不想出游的悠闲自得,那才是度假的和谐之道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