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新闻周刊·民间
3  
PDF 版
· 百岁外婆有个“金子”外孙
· 最失意的人 李年红含泪撒枣
· “流氓外教” 网络的“自我”恶搞?
· 她将嫁给洪战辉
· 几个鸡蛋开始的爱
· 最无私的人 王友仁为坑面养女送掉亲生儿
· 捡来的绿茶打动女友
· 憋足40分钟的表白
· 这婚终于还是离了
· 既是“嫂子”又是“亲妈”
· 最孝顺的人 申小莉削头皮救父亲
· 最不幸的人 匡国兵追贼变成植物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流氓外教” 网络的“自我”恶搞?
■实习生 冯 洁
  新闻背景:日前,一名上海的外教在自己的博客里,用肮脏的语言记录了他在上海玩弄自己的中国女学生的过程,同时又贬低了中国男人,上海一名教授对其发出了“网络追杀令”。网上应者群起,情绪激愤。

  新闻背景:日前,一名上海的外教在自己的博客里,用肮脏的语言记录了他在上海玩弄自己的中国女学生的过程,同时又贬低了中国男人,上海一名教授对其发出了“网络追杀令”。网上应者群起,情绪激愤。

  不过,这场“网络通缉”并未持续多久。原因是又据报载,有消息说这只不过是当事人设计的一次“行为艺术”,是测试公众反应的实验。网友一片哗然,感到自己被愚弄了。本期社会茶座,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对于网络“恶搞”我要多长个心眼

  陈媛(杭州市欧尚超市见习部门主管):

  当知道这只是一个社会实验,而自己和所有参与其中的网友都只是实验的对象,我着实吓了一跳,只觉得自己像是一只被拨弄的陀螺。不过,愚弄过后,也让我对网络有了新的认识。

  最初,我听说了这个事件,只是觉得气愤。我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在论坛里跟了一个不长不短的帖子。当时根本没有去考虑这个事情真实与否。

  现在冷静下来,感觉自己在这个事情上,的确表现得有些不理智。不过,始终觉得,类似的测验是不恰当的。我相信,和我一样,所有关注过、经历过这个事件的网友,在之后的互联网生活中,都会更加理性,不会再冲动,也不会轻易相信一些无凭无据的“事实”。

  网络不该是情绪发泄地

  张嘉(杭州市某电子企业员工):

  事实上,网络上发布的一些信息,特别是论坛里的一些帖子,很难证实真伪,所以我平时也很少参与到网络讨论中去。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在对某一事件作出评论之前,理所当然应该对事件的真假作出判断,否则我们的评论便失去了意义,充其量只是瞎起哄。

  如今网络上的不少公众言论,存在过激的成分。就以这次的“流氓外教”事件为例,很多网民的表现很不理智,完全是宣泄个人情绪,这样只会影响网络的公信力。

  网上生存着“影子般的公众”

  易容(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

  与之前的“虐猫”事件、“厦门水坑”事件相比,“流氓外教”掀起的波澜显然不值一提。在该事件发布的几天之后,网友的讨论已逐渐降温,显然,网民已经开始怀疑其真实性。在进行了一番调查之后,发现“流氓外教”事件并不属实,这股浪潮也渐渐退去。这个事件恰恰反映了网络言论的自我过滤功能正在进一步增强。

  不可否认,正是由于网络的强大舆论效应,才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比如“网上通缉”之类的网络“暴力”现象。要引导网络言论,或许可以通过外力,即网络立法。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网络的自我净化能力。而就目前看来,网络的这种净化能力正不断强化。

  无论是“虐猫”事件,还是“厦门水坑”事件,一经网络传播,就立即引起了传统权威媒体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严肃的调查,从而加以引导,才能形成真正的舆论。而在“流氓外教”这一事件上,对此投注热情的只是少数缺乏辨别能力的网民,并不能对舆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舆论学中,他们被称为“影子般的公众”,他们的言论往往没有衬托的分量,并不能左右舆论发展的方向。

  总的来看,通过这种形式试探网民的反应,检测网络暴力,只能使网民对这类事件的态度更为警惕,甚至一度强大的网络言论浪潮,也会随着这一次次的“狼来了”遭到削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