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9月7日讯 (记者 施晓义 通讯员 张孚传 吕晶) 在第7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记者却从省红十字会获悉,对正在全省开展的现场救护培训,许多外资或合资企业态度积极,而不少民营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却漠不关心。
6月的一天,杭州英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主动找上门,要求提供现场救护培训。这是一家今年年初刚成立的中英合资企业。公司领导层认为,员工经常跟电打交道,尽管由于采取了安全措施,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小,但对员工进行现场救护培训是一项人性化的举措。“万一发生事故,员工通过自救互救挽回生命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据悉,不少外商在采购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时,要求生产企业50%以上的员工必须经过现场救护培训,否则生意免谈。他们认为,只有重视职工生命的企业,才是信得过的企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省许多单位对现场救护培训并不热心。
一家颇具规模的涉外旅游公司还跟当地红十字会玩起了“踢皮球”游戏。接到电话后,公司一名干部就把情况向上级作了汇报,但公司一名负责人,又把“球”踢给了另外一名负责人。后来实在推不过去,竟说:“要么我们派5名导游来学习,意思一下,帮你解决问题。”弄得当地红十字会哭笑不得。
社会各界对学习现场救护技巧的意义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据专家介绍,在因意外伤害而发生生命垂危的现场,如果第一目击者懂得现场救护技巧并积极进行抢救,患者的死亡率可减少80%。来自省红十字会的消息称,在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掌握现场救护技巧的比例达25%以上,而在我省,这个比例目前还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