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方
>
快讯平台
永康产业升级: “永康创造”破茧
近年来,永康市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的发展战略,以推进自主创新为抓手,以狠抓技术改造为手段,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大力扶持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突出创新重点。1.抓结构调整,高端产业不断涌现。2.抓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得到提升,主要是用先进装备和实用技术改造优化传统产业。3.抓技术攻关,企业创新热情高涨。开展共性技术攻关可以克服单兵作战的缺陷,降低难题破解成本和周期。同时,工业投入项目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二)注重创新服务。1.加强政策引导。出台相关文件,支持企业实施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升级的好项目。2.发布技术预警。针对加入WTO以来所遇到的技术贸易壁垒,及时制订和启动政府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寻找解决办法。3.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行动,到目前止,全国已有6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我市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三)构建创新平台。1.构筑“根植永康、面对市场、服务企业”的区域创新技术平台,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中试等服务。2.构筑企业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正在由规模企业向中小企业延伸。
下阶段永康市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品牌产品;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的攻关及示范运用、绿色化工等重大科技专项。(二)营造创新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创新宣传力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舆论氛围,不断丰厚创新文化。
永康市突出“产业转型、产业升级、支持创新、扶优扶强”四个重点,坚持“有保有压”,重点为传统优势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装备制造业培育、循环经济等四大专题打造好发展平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双千工程”激活温州工业新发展
今年以来,对于温州工业来说是好戏连连。在继续实施工业发展“12345工程”,在推进“双千工程”项目进展和自主创新方面推出了新做法,取得了好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载体多了。温州市推出了工业发展“12345”工程、“141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百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工程”、企业技术创新“3个20”工程等配套计划,并设立2亿元科技创新风险基金和8000万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对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二是措施强了。对已供地项目的开工建设率和在建项目的竣工投产率进行考核督查,按月通报项目进度,强力推进项目进程;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领导挂钩,上下联动,主动强化服务。三是结构优了。温州市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中,97.5%属于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列入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中,74%属于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将有力改善温州市的产业结构,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下阶段温州市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全面推进重点项目的进展。
抓落实,不断加大省、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力度。一方面是落实责任。每一个重点项目都落实责任领导、联系人员,逐一抓好进度。另一方面是政策推进。对按计划开工、竣工的,在配套设施费、财政贴息等方面予以优惠,对未按计划开工的,进行攻坚,结合打黑除恶活动,净化建设环境,促进工业项目落地和进场施工.
破难点,积极缓解工业项目用地的瓶颈制约。一是挖掘潜力,通过加快海涂围垦进度等方法,为工业发展腾出更多空间。二是着力提高用地效率,进一步通过标准厂房建设、鼓励容积率较低的企业进行厂区改造增加容积率等措施,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三是破解政策处理难问题,所有情况逐个认真解决。
优服务,全力改善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发展环境。一是抓好审批改革,继续完善项目的审批制度。二是抓好融资服务工作,深入推进银企合作。三是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抓好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效应。
强督导,大力推进“双千工程”项目的进度。一是出台《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考核办法》,督促项目加速实施。二是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落实情况与年度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考核挂钩,组成考核督导组,对各地进行集中考核。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温州市工业战线的共同努力下,必然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的热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腾飞,发挥最大的效用。
“十一五”时期,是全省工业承接“十五”持续快速发展良好态势,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不断创新的思路,实施一系列新创的发展战略与举措,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继续保持全省工业经济走在前列。
“十五”时期
我省工业发展成就巨大
“十五”以来,我省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要素制约、供需失衡、国际摩擦等困难和矛盾,积极拓宽发展领域和空间,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工业总量规模显著增加,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重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历史上以轻工为主的制造业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大企业和品牌发展战略效应初显。
企业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发挥体制先发优势,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非公经济发展规模和活力得到明显提升;不断深化国企改革,持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鼓励资产资本化运作,大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作用日益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强,企业外向发展的力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专业市场继续发育发达。
块状经济特色明显,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区域块状经济为依托,以各类园区为载体,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和社会化功能配套为支撑,突出延伸产业链、发展大企业和打造区域品牌优势,初步构建了一大批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现代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态。
要素构成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制造业装备和工艺水平迅速提升,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加快。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大幅度增加,原材料消耗不断下降,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装备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结构性、素质性
矛盾和问题不可轻视
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建设的总体部署,我省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依然存在不可轻视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必须着力加以逐步解决。
这些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低附加值加工业比重过高,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国际品牌少;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还不完善,制造业发展水平整体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低端;经济粗放增长的格局尚未改变,能源、土地、人才要素制约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破坏的问题继续存在;贸易摩擦频发和汇率波动加剧,给制造业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手段需进一步完善创新等问题和矛盾。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的十项战略举措
“十一五”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不断创新的思路,实施一系列新创的发展战略与举措,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继续保持全省工业经济走在前列。为此,提出十项战略举措。
1.自主创新战略举措。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推动以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途径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以技术中心为主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学研联合,加快构建行业和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健全法规和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制造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
2.结构优化升级战略举措。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加强产业导向,以项目推进带动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大力发展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动制造业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高技术带动战略举措。坚持加快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项目和示范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纳米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改善产品性能,提高技术附加值;促进高技术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走一条符合浙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大企业培育发展战略举措。加大资本运作,融合国内外资源,以资金、技术、品牌、市场及产业链等为纽带,组建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大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强环境建设,提供优良服务,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5.品牌培育和技术标准战略举措。转变增长方式,加大品牌培育发展力度,发挥大企业在产业链及区域经济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强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促使区域、行业、企业与产品品牌良性互动并吸引国内外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向品牌区域内流动;积极开展技术标准企业试点,推行技术标准竞争战略,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机制。
6.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举措。在现有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上,强化政策导向和规划布局,引导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提升;加强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高地;健全金融、信息、技术、物流、市场等配套服务功能,延长产业链,推动中小企业以特色产业为纽带集群发展。
7.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战略举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更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构建节约型、绿色化、清洁化的制造业体系;进一步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大幅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8.人才集聚战略举措。创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树立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理念,更新人才使用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全球化、开放式视野调配利用各类智力资源;全面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构建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造就一支适应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要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9.协调发展战略举措。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促进工贸、工农及不同产业间互动式发展;鼓励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形成现代工业新的发展平台;帮扶欠发达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加强与长三角、东北和中西部等地区的交流合作,推进区域间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10.优化发展环境战略举措。按照“总体规划、适度超前、配套完善、支撑有力”原则,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有力支撑;努力改善生态和生活条件,注重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设。加强产业导向,规范生产经营举措,综合运用各种政策资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立产业间协调、沟通、服务机制,促进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的规范化发展;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安全和社会风险防范,形成工业发展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作者单位: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
探索
专刊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主持: 沈凤珍 (0571)85310629
网络支持: http://www.zjjmw.gov.cn
>
企业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