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金衢丽资讯
3  4  
PDF 版
· 善创新者成大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9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善创新者成大业
——记争创规划设计第一品牌的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善创新者成大业

  ——记争创规划设计第一品牌的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当今世界,善创新者成大业。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世界发展到今天,创新已经成为对于市场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倘若你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或者重复别人,倘若你只会日复一日地按照同样的套路做同样的事情,那么,不管你今天多么强大,实力多么雄厚,你注定将成为落伍者,“强大”和“雄厚”都将离你而去。而敢创新者,能创新者,必然能在竞争中赢得发展,夺取胜利。

  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一个不到30名员工,员工中一半以上只有大专以下学历,年产值不到400万元的县级规划院,发展到拥有120多名员工,员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国家执业注册规划师或建筑师40余人,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的甲级规划院,前后仅用了5年的时间。昔日只能在义乌本地找点事情做做的地方小规划院,而今凭自己的实力和热诚的服务,已经把业务范围扩展到了杭州、苏州、丽水、温州、湖州、金华,已经在上海、北京、广东、辽宁、湖北、江苏、江西、云南、山东、四川、安徽等省、市有了自己的作品或项目,而且还把自己的规划图画到了尼日利亚。

  如果说,当最初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地方规划院响亮地喊出“创规划设计第一品牌”的口号时,业内人士还很不以为然的话,那么今天,面对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迅速崛起的现实,他们开始认真地思考了。

  

  

  

  

  当笔者问及迅速发展的“秘诀”时,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海燕说:“我的同行们也经常问我这个问题。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我们院是和义乌市一同成长的,这就是我们的‘秘诀’”。

  义乌的发展,被人们称之为奇迹。

  地处浙江中部的义乌,并不具备什么优越的客观条件。它境内多山,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人均耕地仅为0.8亩,而且土层薄土壤肥力差。义乌不临海,也没有丰饶的矿产资源,国家历年来向义乌的投入很少。改革开放以前,义乌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80年,义乌城市建成区仅为2.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8万人,城市化水平8%,GDP1.88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然而到2003年,义乌却已经发展成为名满天下的国际商贸城,城市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50万,城市化水平50%,GDP188亿元(到2005年,这个数字变成了300.1亿元)。

  义乌“奇迹”的“秘诀”之一,是敢为天下先。

  敢于走前人和今人未曾走过的路,敢于探寻全新的发展模式,敢于打破传统,敢于创新技术,敢于接纳五洲宾客并与之真诚合作,敢于闯荡世界并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分店”……正是凭借着这种创新精神,义乌人把自己的“弹丸小城”变成了世界名城。

  义乌的迅速崛起,为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为义乌的建设者,作为义乌城乡规划决策的主体之一,作为义乌城乡规划编制的主力军,作为义乌建筑设计市场一支活跃的力量,义乌院这些年来忙得不可开交。他们精心绘制出一张又一张蓝图,他们又亲眼见证了这些蓝图神话般变成现实的过程。义乌国际商贸城拔地而起,这其中凝聚着他们的辛劳,他们的智慧与才华。义乌在不断的创新中迅速崛起,他们用自己的不断创新丰富着、加强着义乌的创新。

  从城市规划,从城市化进程,从城乡建设的角度来考察义乌,你会发现义乌这座城市在许多地方与我国的其他城市很不一样,与发达国家的诸多名城也很不一样:义乌特别和谐。在其他地方很难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比如“城中村”问题,被征地农民问题,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就业问题,外商外资融入本地社会问题等等,义乌人都能找到较好的方法来“摆平”。这其中,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功不可没。

  要跟敢为天下先的城市一同成长,就得具有同样的敢为天下先的品格。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座右铭是:“跨越创新,持续创新,挑战未来,创新未来”。创新,是他们大步前行的强大牵引力。

  

  

  

  

  2003年,义乌市出台了《义乌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新东西,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融合。在《义乌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的指导思想中,明确地提出:“义乌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围绕把义乌建设成为以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国际性小商品创造中心、国际性小商品研发中心和国际购物天堂为支撑的国际性商贸城市的目标,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统筹城乡人口和产业布局,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因地制宜、分区分步推进农村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力争通过近20年努力,使义乌整个市域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市人民共享现代化的文明生活。”

  “整个市域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市人民共享现代化的文明生活”——提出这样的命题,制定这样的目标,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劳动分工导致了城市从乡村分离出来。这在当时,毫无疑义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然而,从城市由乡村分离出来的那一天起,城市与乡村的分割、对立也就开始了。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资源高度聚集的城市统治着散漫的农村,农民被迫纳粮完税服徭役,农村供养着城市,维持着封建国家的运转。从空间上看,城市与农村是彼此分制的,城市用城墙和护城河将自己与农村分割开来,城市和农村在这样的分割、对立状态下,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长达几千年的城乡对立与分割,对人们关于城市与乡村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人们的观念中,逐渐形成了城市与乡村迥然有别,城里人与农民截然不同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又对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城市、轻农村,重城市规划、城市管理,轻农村规划、农村管理,似乎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们今天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弊端,究其根源,便是长达几千年的城乡分割与对立。由于对农村、对农业投入的严重不足,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越拉越大,农民增收难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国家以巨大的努力来调整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连续出台了几个“一号文件”,提出了对于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原则,减免农业税,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义乌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台的。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首先必须作好规划。义乌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受命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这对义乌院的规划师们来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因为,城乡一体化规划,我们中国没人搞过,在国外也找不到先例,根本没有现成的章法可循。

  义乌院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他们凭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凭着科学求实的态度,凭着对义乌山山水水的熟悉与深情,凭着对和谐社会的憧憬与向往,大胆创新,日夜奋战,在规定的时间里拿出了义乌城乡一体化规划。

  这是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规划。

  这个成果,得到浙江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肯定。

  这项成果,引起了全国规划业界的广泛关注。

  到义乌考察的同行和专家,络绎不绝。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又把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经验,带到了全国各地。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重要的科技期刊《规划师》杂志,特地出版了《义乌专辑》,总结、介绍义乌院的经验。《专辑》出版之际,恰逢全国市长年会在义乌召开,《专辑》作为会议文件之一,发到会议代表手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更让义乌院规划师们高兴的是:他们编制的义乌城乡一体化规划迅速在义乌城乡广阔的土地上实施,义乌城乡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把千百个村庄连结成一个网络,农民住进了新型漂亮的住宅,每一个村庄都有了垃圾处理站,路灯照亮了村镇的街巷……

  

  

  

  

  人类的聚居地,自古以来,只有两种类型:城市和村庄。繁华的城市远离自然,亲近自然的农村贫穷、落后、闭塞,远离现代文明。现代化的大城市虽然有许多优势,但污染严重、交通堵塞,并不适宜于人类的居住与健康。

  那么,能不能创造出一种既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良好,适宜于人的居住,又是高效的、高度现代化的、繁荣的、交通便捷的、适宜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两全其美”的新型人类聚集地呢?

  西方城市规划界人士,曾经提出过“花园城市”、“田园城市”的理想,然而西方现今的大都市,离那样的理想相距甚远,“城市病”正折磨着西方的大城市,折磨着那里的规划师们。

  既是机缘巧合,又是顺理成章,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山东省淄博市玉皇山生态恢复开发工程的规划编制工作。

  这个项目的构思,出自义乌的一位奇人何先生,他后来成为这个项目的投资者之一。何先生亲自参与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几乎全部历程,义乌小商品市场从马路地摊发展到而今的高度现代化和世界之最的规模,成就今天骄傲。然而何先生看到了现代化市场的不足,他想把更多的内容放进市场去,让市场承担起更多的功能。同时,他又深知我们这一代中华儿女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神圣使命,因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能不能把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与现代化的大市场融为一体,让人们在购物的同时又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让市场同时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呢?

  由此生发开去,构想越来越宏大,内容越来越丰富。

  作为老朋友和专业规划工作者,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师们帮助何先生,把他的构想变成图纸,然后对着图纸,一次又一次地讨论,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完善。

  1年、2年、3年、5年,他们的构想与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先后有近300位专家为这个构想出谋划策,其中不乏历史学界、规划学界的重量级甚至泰斗级人物。

  今年,这个项目的构思与规划已进入第7个年头,历经7年的上下求索,项目的思路走向清晰,构思臻于完善。它以表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景观为载体,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灵魂,融市场、旅游、会议、餐饮、文化、教育、居住、休闲娱乐于一体,使多功能互融互动互相支撑,构成以文化产业为经济基础的多业并举的新型文化生态园区。

  看到这个规划,规划界的业内人士和资深的城市建设者们都给予高度评价,但同时又都提出一个疑问: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市场吗?社区吗?主题公园吗?旅游区吗?用这些现成的概念往上套,似乎都有点道理,但是又都不合适。

  所有的概念都套不上,它是一个新东西,是创新思维的结晶。

  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项目的创新意义,在于它发现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人的感知能力的无限性与传统设施、场所的功能单一性之间的矛盾,并试图创造一种混合型的、多功能合一的场所来解决这一矛盾。使得人们能够在这种新型的场所中,调动自己多方面的感知能力,在同一时段内进行诸如购物、学习、感悟、陶冶性情、娱乐休闲等多种活动,从而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获得多方面的、不同质的收获,并有效地减少交通出行的总量。

  这是一种全新的人类聚居环境。

  何先生他们到山东淄博,找到了一块条件相当好的土地,淄博市政府看好这个项目。2006年6月,该项目的合作方在山东省文博会上正式签约。当地农民对这个项目非常欢迎,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成为项目的合作者。

  山东淄博古为齐地。

  在淄博这块土地上,祖先们曾经创造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灿烂辉煌。西周初年、姜子牙(姜尚)封齐,齐国涌现出齐桓公、管仲、孙膑、晏婴、田单等一大批明君贤相、智者良将。在强盛的齐国,形成了“泱泱大风”的齐文化,齐国都城临淄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而今,在这块历史文化积淀非常丰厚的土地上,人们正把义乌的经验与淄博的区位、经济、交通、文化产业等多方面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进行着“文化生态园”的创造。在不久的将来,那里将出现一片全新的热土。

  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积极地投身于这一创造之中。他们的规划师往来于义乌、淄博之间,最初的示意性文本变成了厚厚的详细规划,规划还在不断地细化、完善。

  敢为天下先,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别人没做过,我第一个去做,并且把它做好——这大概就是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创规划设计第一品牌”的真正涵意。□ 许春辉 胡梦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