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郁达夫:以笔作枪的抗日勇士
· 两张革命烈士证书
· 鲁迅名句背后的新闻
· 以笔当枪上战场
· 乡村诗社培育出几十个农民诗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剡西诗刊》是嵊州市长乐镇一家乡村诗社办的刊物,却名声在外,吸引了美国、中国香港等地的文学爱好者前来投稿。影响扩大到全国二十四个省市。
乡村诗社培育出几十个农民诗人
■裘浙锋 马鹏军 王洪良
  嵊州市长乐镇出了一家颇具规模的乡村诗社。

  这家名为剡西诗社的自发组织,由当地30多位文学爱好者组成。诗社主办刊物《剡西诗刊》,吸引了美国、中国香港等地的人士投稿,刊物影响力已走出当地,扩散到了全国24个省市。

  “‘山藏高,诗藏魂’,一家镇办的诗刊,能吸引四面八方的诗歌作者,真是了不起。”这是著名文学家雁翼、刘金等对《剡西诗刊》的评价。

  “我站在自家阳台/所有的街灯/已经开始打鼾/放肆地歪斜着……/远处划过一道亮光/它曾经来过又离我远去……”这首名为《街灯》的诗,出自诗社一个叫钱益飞的诗人之手。很难想像,这种宁静的诗意与钱益飞的身份如何实现重叠,钱益飞在当地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

  乡村诗社成员多为本地人,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不到30岁,中青年会员占70%以上。

  农民出身的这个群体,目前绝大多数人经营着自己的企业,如农机厂厂长邢小扬、酒厂厂长张明巨、办幼儿园的马小增、在外地经销水泵的马建刚等等。

  诗社社长徐忠耀说,诗社中有两位是纯粹的庄稼人,他们在劳作之余,吟咏田园风光、山川名胜,其诗作不时出现在《剡西诗刊》上。

  《剡西诗刊》是集聚乡村诗人们的一个重要园地。诗社的这本主办刊物,每期印数在1000份以上,免费赠阅给全国各地的诗歌爱好者。诗社成员是杂志的热心投稿者,而诗社每天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封投稿信。

  剡西诗社成立于2001年10月,当年12月8日,诗社编印的《剡西诗刊》第一期出版。“一方诗歌的热土”,是诗社社长徐忠耀印在杂志封页的发刊词。

  “一见到发刊词,就有一大帮人围拢来了。”徐忠耀回忆,当年他已经营了多年的煤气站,生意稳定,有较多闲暇时间,于是萌生组建一家诗社的想法,以满足自己的诗人梦。

  今年63岁的徐忠耀,早年参过军。1965年,这位“军旅作家”在《舟山日报》上第一次公开发表了他的诗作:《夜读》,这首小诗他珍藏至今。

  此后20多年,因经济社会变迁,徐忠耀的诗歌梦埋入心底。直至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忠耀得以组建剡西诗社,这是他在诗歌领域的最大一个动作。

  剡西诗社组建,离不开另一位中坚人物:马小增。2001年9月的一个夜晚,萌生组建诗社之意的徐忠耀,慕名登门拜访马小增。那个灯下的夜晚,岁数相差很大的两人一见如故,当即激动地谋划诗社组建事宜。

  凭着对诗歌的热情,徐忠耀、马小增两人单枪匹马地弄出了8开60多页厚的《剡西诗刊》第一期。所有的诗歌两人在灯下进行了精心的选编,杂志显得庄重大气。马小增告诉笔者,他在电脑上进行了校对、排版、打印、装订等一系列程序,与早年文学团体期间手刻油印《长乐江》杂志不同,电脑的普及,使《剡西诗刊》的起点较高。

  在诗刊第一期上,马小增发表了一首《紫薇花开了》:“一缕轻烟/从远处飘来/一位少女/踏着轻盈的舞步……”言为心声的诗歌,似乎可看作是马小增对于诗歌、爱情等一系列人生命题的表达。

  2002年,又一位人物的出现和加入,使诗社转入了标志性的第二阶段。一次,徐忠耀拿着杂志拜访太平农机厂厂长邢小扬,邢小扬对诗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主动表示承担相关费用。对诗歌一无所知的邢小扬,那时起爱上了诗歌,如今,他已较为擅长旧体诗,创作热情高涨。

  在邢小扬之后,诗社得到了当地一些企业的主动赞助。《剡西诗刊》如今已出至第12期,每期印刷成本大多数被当地企业承揽,有资金作底气的诗刊,无论是装帧还是印刷,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以诗刊为载体,剡西诗社与国内各主要省份的作协取得了联系,他们相互酬唱,影响力不断扩大。

  2003年10月,剡西诗社举行南山湖大型诗会。南山湖是嵊州当地一个颇具知名度的景区,不乏历代人文遗迹,地处长乐镇内。当天的活动集聚了40多位诗人,他们带着各自的新作赴会,邀请专家点评,并举行了诗歌朗诵会,各自发表对诗歌的主张。

  70首诗歌后来被编成诗会专辑,刊载在《剡西诗刊》上。这一活动也引起了外界的兴趣,关于活动盛况的报道还在美国一电视台华人频道播出。

  《剡西诗刊》的内容,大多以嵊州当地的乡土人文为素材,诗社活动开展,也多在嵊州的一些人文遗存之地。今年,诗社搞了攀嵊州第一峰、剡溪漂流等三次大型活动,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后来出现在诗人们的笔下。

  3年多来,剡西诗社的诗人们已小有成就。一批高质量的诗作发表在《诗刊》等国内知名诗歌刊物上,7位作者出版了个人诗集,如周先柏的《散禾集》、张明巨的《悄悄的日子》、徐忠耀的《绿色的珍珠》等等。

  这一乡村诗社现象,如今已引来更多人的关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