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农民步行20分钟 就可以看病
· 农民看病便宜了,服务站的收入也在增长
· 从住房朝向到饮食习惯, 都要写入健康档案
· “人人识医生,医生识人人”
· “20分钟医疗圈”的辐射效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农民看病便宜了,服务站的收入也在增长
  吴伟明拿出了8月8日上午开的处方单子。一共17位病人,最贵的处方80元,最便宜的只有9元。

  郑凤香老人因为发烧在服务站输液两次,医药费分别是:8月7日,应收47元,参加农医保减免9.40元,实收37.6元;8月8日,应收76元,减免15.2元,实收60.8元。老太太因为不识字,在病人确认栏里按上了红红的手指印。

  “参加了农医保的病人,服务站当场减免医药费。”顾描华说,“ ‘20分钟医疗圈’的另一个目的,是要让农民看得起病。”

  吴伟明说:“像刚才出诊的肺癌晚期病人,如果住院治疗,一天要花费两三百元。她家经济困难,又没有参加农医保,承担不起这么高的费用,在我们这里,我隔几天去看她一次,给她消消炎、输能量,每次用药只要四五十元钱。”

  从病人家里出来,邻居们跟吴伟明聊了起来。今年68岁的李洪贵说:“服务站好啊,第一好是他出诊不收出诊费,随叫随到。以前医生出诊都要出诊费,近一点的五元,远一点十几元。第二个好,是伟明用药实惠,十多元到五十多元,不是给你一百两百地用,用得效果也好。”

  还有些病人,即使在服务站看病也拿不出医药费。“欠得最久的快一年半了。”吴伟明拿出两叠厚厚的药方单子,上面的日期有早有晚,“这些都是欠了医药费的病人,总额有4000多元。”

  他很理解村民欠医药费的难处,“农民收入不稳定,生病又不会等到刚好有钱。来看病的都是乡里乡亲,总要互相信任。如果农村看病不让欠了,谁还愿意来呢?”

  年终结算时,服务站按比例将部分营业收入上交镇中心医院。欠款并不扣除,同样计入全年营业收入。“换句话说,欠款是由我个人垫的。”吴伟明说,“等到农民有收成了,或者老人的孩子带钱回来了再结算。”

  这样的理解和信任,让责任医生和农民们多了份乡情。除了来看病,村民们总会不时地给吴伟明送点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村民也不会故意拖欠医药费,一有钱了就来还,“前年我在寺前卫生院工作,只有一个欠款病人没来还,其余都结清了。”

  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来服务站看病的村民越来越多。郑凤香老太太说:“前几天,听说这里的医生要到高迁村去了,我急死了。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医生是住在高迁,不把医院搬走,这样我就放心了。”

  吴伟明说:“跟原先的卫生院相比,下塘服务站的业务量增长了将近20%,今年7月的营业额1.5万元左右,年营业收入近20万元。我每个月的工资收入也涨了,一般每月能拿到1700元。”

  同样的改善也发生在偏远山区的卫生服务站。顾描华给出了一组数据:前身是乡卫生院的广度乡水口社区卫生服务站,虽然地理位置偏僻,居民人数不多,但因为方便农民看病,平均每月业务量上涨30%。2006年上半年,全县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8.7%。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