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学海
3  4  
PDF 版
· 你不知道的马克思
· 仰韶文化与安特生
· 哲理漫画
· 系统观不是世界观
· 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 健康“学问”之三种时弊
· 趣味逻辑
· “三农”文学与赵树理的文学创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系统观不是世界观
陈光宇
  “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社会和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的概念,什么“系统方法”、“系统思维”等,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本人曾这样说:“无疑,这个概念标志着科学和世界观方面的一种真正的,不可避免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在一些文章里也往往在论述“联系”的基础上,直接把这个概念上升为世界观。笔者认为这是不严谨的。理由如下:

  系统是世界的一种现象,但不是全部的。一般认为,整体性、开放性和目的性是系统最普遍、最本质的特征。其中,系统的开放性的隐含意思是系统是有“环境”的,它需要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能流、信息流的交换。但是把世界本身定义为一个系统的话,我们界定的世界就是一个有边界的、没有环境的世界。这是与系统概念本身相矛盾的。

  把系统观提升为世界观也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矛盾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主体,是有目的的存在,人不但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改造世界,并对“属人的自然”进行过详尽的论述。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肯定人类的目的及其实现的。但是现在有些冠之以生态哲学或环境哲学之名的理论,不恰当地强调生态系统本身的目的性,似乎人在其中无力可为,听凭“系统”摆布,从而走向系统目的决定的宿命论。

  这种理论抛开生态学中关于系统的有机和无机、平衡和不平衡的争论,借用系统论中整体的、自调节的说法,达到消解人类主体性的结论,建构出一整套的非人类中心理论。这种论证过程是矛盾的:

  首先,非人类中心论消解不了人的主体性。“自然价值论”者罗尔斯顿甚至把人“渺小”到了“物质”层次上。他说:“在一个有着许许多多星座,经历了200亿年,纵横200亿光年的宇宙之中,地球似乎不过是一粒尘埃。根据数学化的关于物质的微观物理学,将会使人越来越显得渺小,最终变成不过是一些运动中的物质”。可是,人真的只是地球大家庭中的平等的一员?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协调?由谁来确定人与非人的互动强度呢?所以,“敬畏生命”的倡导者史怀泽也只得说:“只有一种生命能摆脱黑暗,看到光明。这种生命是最高的生命,人。只有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

  其次,自然的主体性难以确立。无论是生物平等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都极力赋予自然以主体性。然而,他们愈阐述自然的主体性与目的性,却反而愈说明了自然不具备主体性与目的性,愈说明了他们作为人的主体性与目的性。他们竭力强调自然本身的主体性,但在行动上,却把自然当作研究的客体。正如布来恩诺顿所说:“环境伦理学家中的道德论者……试图从生物中找到一种独立于人类评价活动的价值。他们这样做,是忘了对任何事物的评价中都最基本的一点,即评价活动总是由一个有意识的评价者进行的。……只有人类能作为评价活动的主体。”

  总之,系统只是世界的一种现象,系统观不应当被提升为世界观。在面临严峻环境问题的今天,人仍然是“迄今为止唯一具有主体性的动物”。我们有必要回到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中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践是人作为主体有目的地改造自然作为客体的活动。主体性与受动性是它的两个重要特征。实践的主体性决定了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只有人才是活动的主体;实践的受动性决定了人必须顾及自然的外在尺度,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但很好解决了人类为什么要呵护自然的问题,也同时解决了谁来呵护、如何呵护的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