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宁波住院分娩救助遭冷遇
· 沪皖携手出版 巨制《全宋文》
· 拼出五彩缤纷的想像
· 河南再次发现 “一车六马”车马坑
· 癌症已成可控慢性病
· 这样的展览能叫“科普”吗
· 嘉善京砖窑该不该“熄火”
· 普陀高婚检率回来了
· 一个老人的放映队在行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量专业术语 少有互动环节
这样的展览能叫“科普”吗
  解放日报供本报专稿 近日正在上海科技馆举行的“极致探索——穿越科学时空之旅”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引起大家讨论。多数参观者觉得,虽然很多内容未必看得明白,但依然乐在其中;部分参观者却质疑:大量专业术语、少有互动环节,这样的展览能叫“科普”吗?

  展览主办方之一、德国马普学会专家明确表示,这次展览的适合人群是高中年级以上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相对“高端”人群。它并非用浅显的方式一一解释科学原理,也不求所有的人都看懂,而是用最真实的影像文字,以及少量互动装置,展示世界顶尖科学家正在研究的课题。至于探究的答案,可能要参观者自己继续探索,或者根本就没有答案。这样的科普,似乎与我们熟悉的形式不大一样。

  据介绍,西方不少发达国家的“分层”科普体系已较为成熟。科技馆、博物馆的常设性展览,一般会考虑到各种年龄层的观众,在展项衔接设计上由浅入深,让大人小孩都有所得。临时性的专题展,往往针对特定人群。例如美国的考古专题展,探讨地质学、人类学等多领域的专业问题;德国的“相对论”专题展,就会有大量爱因斯坦的计算手稿、公式、仪器……在这些专题展上,觉得过瘾的,肯定是相对专业的人群。

  上海去年对1500位18岁至69岁成年人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通过科普活动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只有1.7%。对于离开学校教育的成年人来说,科普活动应是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科普活动确实不多。从事科学设计的侯先生的话反映了部分成年人的心声:平时很想了解前沿科学的进展,但除了上网,似乎找不到其他渠道。

  科普并不完全等同于“科学扫盲”。大众有长幼之分,学识背景各不相同,科学知识传播方式自然也要区别对待。借助“声光电”,活泼生动展示的科普适合儿童,但对成年人尤其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显然不受用。业内人士也建议,上海科研院所众多,可借鉴马普学会的方法,展示他们正在研究的课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