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来,从1982年开始,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探索,已历25年。其间几起几伏,所遇到的问题,基本没有改变,变的则是解决问题的决心与思路。
“十一五”规划关于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提出,体现了加速发展京津冀经济区域乃至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国家意志。
缘此,京津冀经济区域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已经成为世人的共同期待。共同的期待需要京津冀共同的行动。专家们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是否有前景、有后劲,提出了三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是高端产业能否得到低端产业的支持。北京和天津两个龙头地区的规划中,都寄希望于高端产业的带动,如金融、服务业、高科技等。但考察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上述种种高端产业,都需要二产业的强力支撑,需要有庞大的经济存量和经济腹地为市场对象,否则高端产业的发展会缺乏底气与长劲。而京津地区的制造业等产业,还远未称得上发展充分;
二是如何让大树下的小草茁壮成长。“大树之下,不生小草”,是京津两地的经济结构的现状:虽有巨无霸企业,却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与配套;民营经济发展还乏力;财政规模庞大。如何培育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使经济发展转化为民生利益,仍需要努力探索;
三是龙头昂起后,龙身和龙尾如何随龙头应节而舞。在这个区域中,不仅城市的贫富分化严重,而且还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如果大城市只作抽水机,吸取了周边的种种资源,甚至对周边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区域经济简化为区域内的点状经济,那么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就很难有效发挥出来。
概言之,较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内经济的内生性还不足,企业活力还不足,市场力量发挥还不充分。
解铃尚需系铃人。在京津冀这种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带,从调整央地政府职能入手,建立完善有活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做活、做大、做强市场发展主体,将是打造中国经济第三极的必然路径。
(据《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