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浙江交通
3  4  
PDF 版
· 奉献一线 情系交通
· 通村公路显威力 万千山农奔小康
· 省交通系统提出下半年工作要求
· 加快水陆建设 营造绿色长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8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奉献一线 情系交通
省公路管理局总工朱汉华荣获浙江“十大时代先锋”称号 □ 贾刚为
  

  6月28日,浙江省首届“十大时代先锋”评选活动揭晓。浙江全省150万人参与了投票。在这次评选中,交通人朱汉华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根据群众投票和浙江省委常委会审定,朱汉华等10人当选为“十大时代先锋”。  

  朱汉华能够入选,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用心从事自己这份既平凡又绝不平凡的交通工作。

  正像有人所云:

  朱汉华光耀浙江交通战线。

  坚守在交通一线

  朱汉华是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也是全国劳模、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几年来,尤其是援藏期间,他始终坚守在交通一线,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把精神财富留给了社会。

  朱汉华1963年出生在江西农村,1979年考上大学,1985年至1992年先后攻读桥梁与隧道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从考上大学到攻读博士学位,都是靠国家的助学金完成学业的。他常想,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就没有他的今天。他说:“我理应为党和国家服务,多作贡献。”

  1992年博士毕业,是朱汉华人生和事业道路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是在教学或科研战线上做学问、搞研究,还是到工程一线去追求理想,实现价值?他选择了后者。

  博士毕业至今,朱汉华先后到南昆铁路、石长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川藏公路色季拉山段改建工程、诸永高速公路等建设工地从事工程监理、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在长期的工程建设实践中,他不畏艰险,凭着一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闯劲儿,深入一线,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研究解决了许多桥梁、隧道等工程技术难题,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他在车桥振动专著中提出的振动能量分析方法和人工蛇行波,解决了高速列车和列车提速后运行安全及防止脱轨等有关理论问题;隧道专著中提出的强预支护方法和完善隧道相关设计施工方法,解决了不良地质隧道设计施工问题;桥梁专著中提出的桁梁比拟法,解决了混凝土箱梁桥开裂问题;川藏公路专著中提出的4个关键技术,解决了川藏公路部分地质灾害问题,西藏自治区交通厅特别函告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办公厅和交通部办公厅。

  在工程建设第一线摸爬滚打的十几年,朱汉华全力以赴为国家服务,以实际行动多作贡献,以报答党和国家的养育之恩。

  情系色季拉

  2002年4月,浙江省公路管理局要选派援藏干部承担交通部下达的川藏公路色季拉山段改建工程任务。这次援藏干部在局内科级干部中选拔且没有任何特殊待遇。朱汉华知道这件事后,向局领导表示:虽然我是处级干部,但愿意参加技术援藏工作。浙江省交通厅、省公路管理局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让他担任项目法定代表人。他安排80多岁的老母亲回老家,将读小学的女儿托付给妻子,带领6位同事奔赴西藏。

  川藏公路色季拉山段工地条件差。解放初期,往往一段路造好了,一夜之间路又没有了。当年解放军在造这条路时,平均每公里要牺牲一两名战士。因此,有人称这条路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路”。

  2002年8月的一天,朱汉华和藏族司机格桑去鲁朗一带找砂石。天黑了,就在一个木棚里住下。棚内潮湿,也没有窗。快天亮时,司机格桑冻醒后,叫了起来:“朱总,快起来!老鼠在亲你的脸!”朱汉华困极了,顺手一摸,又睡了过去。面对重重困难,朱汉华对项目办的同志说:“我们是代表浙江来援藏修路的,再苦再累,也要高举浙江旗帜,在世界屋脊上修出一条优质路,使浙江精神在为西藏人民服务中发扬光大。”

  川藏公路色季拉山段改造前盘山路标准低,最窄的地方只有4米,只能过一辆车。2003年7月,在海拔4000米高的工地发生了大堵车。几百辆军车和民用车全部都得推着走。那天晚上,林芝地区藏族副专员桑杰扎巴赶到现场。黑灯瞎火的,又下着倾盆大雨,只有朱汉华和交警队长带着手电筒,朱汉华把自己用的手电筒给了副专员,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把生的希望给了藏族同胞,而他自己摸索着走。突然一不留神,他一脚踩空,幸亏当时反应快,死死抓住了一棵树……身后就是黑咕隆咚100多米的深谷。

  在援藏期间,像这样的死里逃生,朱汉华经历过4次。

  廉政之旗竖雪域

  在西藏搞工程建设,不仅要耐得住高寒、缺氧、寂寞,更要挡得住各种诱惑,带好施工队伍,保持廉洁自律。朱汉华在项目办大门前悬挂了一幅写有“耐高寒寂寞,向西藏人民学习;建绿色通道,展浙江交通形象”的大红横幅,在会议室内醒目处挂着名人语录,让大家天天看得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

  朱汉华对项目办同志的吃饭和业余生活问题,作了几条具体规定:不准和施工单位搓麻将,上街必须两人以上,不准接受施工单位吃请,不准上高消费的娱乐场所。

  在工程建设中,朱汉华带领项目办紧紧抓住工程质量、计量支付、设计变更、财务支付这4个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用制度规范大家,确保廉政建设。对以上环节,朱汉华从不个人表态说了算,而是严格按规定程序,经项目办有关人员通过会议研究决定。仅计量支付和设计变更,项目办共核减资金2000多万元。坦率地说,在西藏工作期间,也有人送钱送物的,甚至有人把钱送到杭州来。这时,朱汉华都会把送来的钱物一概退回去,并说:“赶快拿回去,我上缴会害了你,你也不要害我,那种事不要和我谈。”2005年,该项目通过了交通部和西藏自治区联合财务审计,实现了4.5亿元工程建设资金安全。浙江的廉政做法在西藏得到了成功应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披挂再上新征程

  三年多工程实践加之四次考察川藏公路记录的大量笔记,朱汉华与浙江大学尚岳全教授合作写就了《川藏公路西藏境内典型病害防治技术》一书,为今后西藏的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2004年年底,西藏交通厅总结技术援藏工作时,对浙江援藏工作表示满意,自治区交通厅总工说:“浙江的同志不但帮助西藏修好了一条路,而且帮助西藏做了技术储备。”藏族主任尼玛称赞道:“浙江的援藏干部真不错,是真心实意来帮助西藏建设的。”

  三年半援藏工作回来后不久,浙江省交通厅、省公路管理局领导找朱汉华谈话,让他选择到诸暨至永嘉高速公路或龙游至龙泉高速公路工作,朱汉华当即表态:去难的那一条。到诸永指挥部工作后,他选择了负责难度更大的台州段和温州段的工作,边组织指挥边研究解决技术难题。一年时间,车子跑了8万公里,鞋穿坏了两双,他用行动感动了当地农民,当地农民理解了,施工单位欢迎了,市县指挥部更合作了,工程进度上去了,难题解决了。

  浙江的群众说:

  ——一位公路博士长期在交通建设一线难能可贵;

  ——出那么多来自实践的书,为全国的公路建设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代化交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像朱汉华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朱汉华这样的“交通人”。

  他无愧“时代先锋”的称号!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