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为维和献身,杜照宇是第八位中国军人
· 换届中谨防“浑水摸鱼”
· 厦金海空联运 两岸一票直达
· 患绝症得好心人捐助 父子行程万里谢恩人
· 深圳首例人禽流感患者痊愈出院
· 中学生万元隆鼻说明了什么
· “天眼”监控 “鸟巢”进度
· 国家要求企业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 北大“限游”挡不住不文明游览
· 照宇魂归故土
· 不能仅以财政收入论英雄
·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10月在台举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照宇魂归故土
  2日上午,雨后的北京南苑机场洁净、宁静。10时许,中央军委派出的波音—737专机,载着在黎巴嫩不幸遇难的中国维和人员杜照宇的灵柩,在飞了十余个小时后着陆,徐徐在机场北客机坪上滑行。

  飞机还没有停稳,杜照宇60多岁的母亲赵茂华已在哭泣。杜照宇在牺牲前几小时,还曾打电话向家里报平安,然而,如今,这位母亲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声音了。

  舱门打开后,杜照宇的遗孀李玲玲手捧丈夫的遗像,在两名女军人的搀扶下缓缓走下舷梯。蓝色背景的照片中,身着绿军装的杜照宇平和地微笑着。杜照宇的妹妹杜照宏紧随在嫂子的后面,不住低头拭泪。

  一身黑衣的李玲玲双眼通红,面容憔悴,头一直都没有抬起来过。她随工作小组于7月27日赴以色列处理善后事宜,并陪伴在丈夫的身边。

  杜照宇的父母垂着手,虚弱地站在舷梯旁。他们的脸色显得很苍白。

  “迎接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回家!”“杜照宇——军中骄子、维和英雄!”机场上张开了黑底白字的横幅。舷梯两侧的总参谋部和外交部领导及杜照宇的战友们脱帽低头,杜照宇的亲人更是泣不成声。现场有200多名来迎接杜照宇灵柩的人。

  哀乐响起,8名负责抬运灵柩的礼兵将覆盖着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的灵柩轻轻地从机舱移至地面,并把用白玫瑰和紫荆花扎成的花环轻放在灵柩上方。花环似在微微颤动。

  花环上低垂着白色挽联:“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杜照宇英名永存!”

  灵柩上覆盖的联合国旗上镶着蔚蓝的联合国徽章,白色的橄榄枝和地球标志无声无息。杜照宇遇难时年仅34岁。

  杜照宇的儿子杜奕恒也来到机场迎接爸爸回家,他太小,是由杜照宇的姑姑抱着的。7月31日,他刚过完2岁生日。有人告诉他爸爸去世了,但他似乎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当灵车在前来迎接的人群前通过时,军人都脱下军帽,向战友行注目礼。最后,灵车驶离机场,向八宝山革命公墓驶去……

  新华社记者 谭晶晶 王经国

  (据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