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济南电 今年4月,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潘立群带着他的发明,与其他的国内选手一同参加了在丹麦举行的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展评。
潘立群的项目令人眼前一亮,被授予最高奖“最佳国际优秀项目奖”,成为本届创新展评中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中国选手。
这是一个可以解决色觉障碍者驾驶车辆时分辨交通信号灯难题的发明。这个看似简单的发明,不是难在电路设计上,而是难在设计思路的创新上。首先,它符合各国信号灯的使用惯例和有关的国家标准,而且不需要增加成本;其次,它既不影响大多数人的使用,同时又能满足色障者的识别需要。项目有广泛的实用性并具备推广价值。
为了这一发明,潘立群花费了大量时间,创新的快乐很快被沉重的心情所代替——379分的成绩让潘立群高考落榜了。
不甘心的潘立群,尝试着向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等地一些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推荐自己,但这些高校的自主招生多在每年三四月份就结束了,尽管他的发明引起了一些高校的兴趣,最终因为各种规章制度,没有一所学校敢破格录取他。
山东省科协有关人员介绍说,现在学生从小学起就接受应试教育,科技创新意识普遍薄弱。每年一次的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只有少数学校、少数学生参加,成果水平普遍不高,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更少。
据了解,我国的高考制度对发明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也有所考虑,例如,按有关规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可以获得免试上大学的资格。可是这一政策限制条件多、涉及面很小,一般只适用于在高一或高二搞出发明成果的学生。
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专家的忧虑: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的今天,富有创新能力的山东学子潘立群,仅仅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被大学拒之门外。这看似公平,实际上并不公平。许多人也在思考:社会比较认同的高考制度,如何体现对创新发明价值的认同?“一考定终生”的人才选拔模式,会不会将更多像潘立群这样的创新少年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