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际要闻
3  4  
PDF 版
· 联合国下任秘书长开始遴选
· 中国推荐陈冯富珍 竞选世卫组织总干事
· 联合国秘书长是怎样选出的
· 赖斯一揽子方案遭黎方拒绝
· 中国科学家在西伯利亚“长征”
· 中日外长将举行会晤
· 欧盟将努力重启多哈回合谈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总行程将超过4500公里
中国科学家在西伯利亚“长征”
  新华社伊斯托米诺(俄罗斯)7月25日电 (记者 耿锐斌) 在完成对布里亚特共和国西部的考察后,中俄西伯利亚联合科考队部分科学家24日夜回到了位于贝加尔湖南岸色楞格河三角洲的基地。在过去3天里,科考队员的行程超过了1000公里。

  22日至24日,中俄西伯利亚科考队中的地质和生态学家考察了布里亚特共和国通金斯克区的森林、草原和火山。对于不少首次“亲密接触”这一地区的中国科学家来说,西伯利亚给他们留下的印象除了美丽和富饶外,就是广袤无垠。

  沿途每逢遇到有典型特征的森林,科学家们就会停下来工作,在选取的样区内获取木材积蓄量、森林类型构成和生物量等指标。在通金斯克区境内,科学家还实地考察了一处火山。科考队中方首席科学家刘嘉麒院士表示,这一地区位于地球大陆最深的裂谷附近,构造运动比较活跃,因此,这里的地质构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为了弥补消耗在路上的时间,中俄两国科学家尽量延长在野外工作的时间。几天来,科考队员每天早晨8点出发,夜里11点左右才回到位于村庄中的宿营地。7月的西伯利亚地区到晚上9、10点钟天空依然明亮,这为考察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

  按照与俄方共同制定的计划,在未来几天内,中国科学家将考察科考基地以南和以西地区,并抵达俄蒙和中俄的边境地区。据估算,此次科考队员们的总行程将超过4500公里。紧张的行程、大量的野外工作加上简陋的住宿条件,本次科考可谓是中国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一次“长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