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中,私塾教师的形象通常是几茎细须,一袭长衫,几分酸腐,几分不得志。坐在我面前的梁老师,作为孟母堂惟一一个长期教师,实际上担当着私塾业师的角色。她是一个染着棕色短发的中年妇女。
据梁老师介绍,此前,她一直在东北哈尔滨的一家公立小学担任语文老师,兼做班主任,执教19年,也算是资深教师了。因为以前也在班里搞过读经教育,再加上家庭的原因,就在今年2月来到上海正式担任孟母堂的教师。
所有的孩子都是住宿的,梁老师详尽地介绍了孩子们一天的安排。早上6点30分晨练,跑跑步,或者散散步;回来后,在吃早饭前,老师会集中给大家讲《弟子规》或者“八德”故事,让小朋友们懂得“忠孝荣辱”等观念。吃完饭,打扫卫生。因为天气热,现在7时50分就开始学习。先是中文课,读《易经》。一直到10时左右开始读英文经典。11时30分以后午饭和午睡。下午1时30分起来后学中文课,读一个半小时的《易经》,3点到3点30分吃点心。3点30分到5点读英文。5点到6点户外活动,6点晚餐,洗碗,洗澡。7点钟开始晚自习,主要内容是围棋和写日记。8点再读一遍《弟子规》,并由老师对整天的表现做讲评。
记者注意到,老师的批评也很有特点。语调和缓不说,批评时总要引用几句经典说辞,或出自《弟子规》,或者出自《论语》,显得“文绉绉的”。梁老师说:“孩子管不住自己的时候也挺多,但我们不主张教师板起脸来说话,老师在某种程度上要像孩子的妈妈。”
在采访中,一位七岁的小朋友因为和别的孩子闹别扭,中饭也没吃,午睡也没去睡,一直在我们身边打转转,扭来扭去。梁老师并没有强迫他去睡觉,而是很自然地一会儿抱着他,一会儿轻声呵斥他不要对阿姨(指记者)无礼。一边侧过脸悄悄告诉记者:“这个孩子来得不久,还得慢慢调。他也是我工作的重点。”
梁老师认为,这就是“私塾”教育与公立学校最大的不同。她说,在学校上课,面对三四十个同学,老师的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习知识上,有时看到孩子行为习惯上的不足,也没有时间精力纠正。而在这里,由于是朝夕相处,又没有作业与分数的压力,老师面对着七八个学生,很容易就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教上。
梁老师说,对一些在学校里因为不专心、调皮等原因而表现不那么好,学习有些吃力的孩子,孟母堂是个理想的去处。
“我们这里没有那么多作业,也不考试,只是每天检查背诵的情况。背书,对小孩子来说,是拿手好戏,他们记性好着呢!这样他们学习压力就小。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专心读,我们也不强迫,还是强调慢慢地调。你看,学习压力小,又保证每天规律的生活、睡眠。等孩子身体好了,注意力集中了,成绩到时自然好了!”
对于人们普遍质疑的“光靠背诵式的读经有没有什么用”,梁老师认为:“读经没个三五年,小孩子便不能沉下心来。到了三五年以后,孟母堂会给学生上小课,请老师来讲一些‘语法呀’、‘意义’呀之类的问题。到时,他们对古代经典,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肯定在一般孩子之上。”
作为现代私塾教师,梁老师最严厉的惩罚手段是把孩子放在门外让他反省,等他平静下来,再和他交流;“另一个严厉的手段就是罚掉点心了,也挺灵。”她笑着说。
(注:文中孩子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