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261年后,“哥德堡号”为何而来
· 透视欧洲航海文明
· 刚刚经历过近10个月海上颠簸的“哥德堡”号水手,谈起大海,最直观的描述就是“辽阔的、流动的、变幻的”……正是这种特质,造就和磨炼了他们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意志,并已根植到瑞典人的骨髓里,成为这个产生了诺贝尔奖的国度走向世界的一大竞争力
· 瑞典花了十多年时间来筹备“哥德堡”号的第四次中国行,假如中国还只生产茶叶和瓷器,他们也不会煞费苦心;假如中国不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哥德堡”号在全球招募船员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号召力
· 在瑞典人的心目中,“哥德堡”号代表着一段极其光荣的历史,重现这段历史,将会影响这个国家的未来。更重要的是,重温跨越3个世纪的友谊,前往一个魅力无穷的国家,一个潜力无穷的市场,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期待的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刚刚经历过近10个月海上颠簸的“哥德堡”号水手,谈起大海,最直观的描述就是“辽阔的、流动的、变幻的”……正是这种特质,造就和磨炼了他们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意志,并已根植到瑞典人的骨髓里,成为这个产生了诺贝尔奖的国度走向世界的一大竞争力
  缓缓驶近我们的“哥德堡”号,带着瑞典这个古老王国的文化与传统,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

  在瑞典,这个在北欧“大航海时代”崛起的国家,“海洋立国”成为全民族为之奋斗的目标。如今,这个人口只有900万的北欧岛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在2005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国家竞争力中名列第三,不少人认为,这与瑞典举国上下强烈的海洋意识不无关系。

  瑞典人的海洋意识始自“大航海时代”,如今,经过几百年的提升,这种海洋意识被解读为一种开拓创新、征服冒险和竞争进取的意识,其内核是开放、进取、竞争和协作。

  刚刚经历过近10个月海上颠簸的“哥德堡”号水手,谈起大海,最直观的描述就是“辽阔的、流动的、变幻的”……正是这种特质,造就和磨炼了他们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意志,并已根植到瑞典人的骨髓里,成为这个产生了诺贝尔奖的国度走向世界的一大竞争力。

  人类文明史的趋势,是海洋的作用越来越大:海洋从提供“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发展到今天的“海洋世纪”,成为各国权益之争的焦点,海洋是进入全球经济的必由之路。瑞典政府投资促进署署长贺瑞凯曾向媒体介绍二战后瑞典企业界的两个重要理念:一是作为小国,瑞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面向海外市场;二是必须有好的产品,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这是瑞典人解释他们坚持走向海洋、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因。

  而眼光向外的结果是,他们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制造业生产力效率,获得仅次于芬兰和美国的国际竞争力,成了全球科技创新指数第一的国家。没错,它就是瑞典。

  事实上,20多年前提出改革开放,我们也是从打开海上大门开始,从5个沿海特区发展到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带,打破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彼此分隔,使中国进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之中。如今,我国沿海地区用仅占全国13%的土地,养育了40%的人口,创造了60%的产值,这得益于海洋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当我们谈论开放和创新时,瑞典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创新更是一种开放的思维模式。瑞典人从海洋得到的启示,也应该对我们有所帮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