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1日和12日,《农民日报》在头版连续刊登长篇通讯——《城乡统筹看义乌》和《和谐义乌源于公平》,介绍义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立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
报道说,义乌发展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做法——“统筹”。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市场与产业的统筹,人与自然的统筹,特别是从人本理念出发,对城乡、对外来民工的统筹,正成为义乌快速发展的保证。在弥补城乡之间的裂痕,创造平等公正的客观环境中,义乌有两个可取之处,十分引人注目。
首先是财政投入。农村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因为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义乌这些年依靠商贸业和工业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财政资金,这些资金很大一部分投向了农村。1996年开始,义乌就规定,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作为农业发展基金,这就为增加农业投入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渠道。依靠这一渠道,义乌就投了4亿多元,建成了20万亩标准农田,补贴了60%的农业保费。2005年,市财政对“三农”投入累计16.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市里规定,这一投入比例还将逐年增加。现在,义乌许多农村公共事业都由政府包办。
其次是制度创新。造成城乡差别的,有许多人为的制度因素。如医疗、就业、养老等。义乌列出了一个时间表,要拆掉这批“篱笆”。
《农民日报》的报道称赞义乌是个没有围墙的城市。义乌实有人口170万,其中本地人口不过68万,外来人口远远超过本地人口。少数民族多:在义乌经商做生意的少数民族达到24000多人。外国人多:义乌的境外客人一共有8000人,分属189个国家和地区。然而,一组颇具对比意义的数字是:2005年,义乌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400美元,外来人口总数递增近10%,而社会治安则呈现“四下降、三提高、二回落、一满意”的良好态势。外来人口的犯罪率也从2000年的5.3%下降到3.6%。
报道认为,如此庞大的外来人口,有着如此平安和谐的局面,得益于义乌公平对待外来人口的“统筹”观。在义乌,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政治上平等,有的外来人员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像本地人一样行使政治权利;市总工会全心全意为外来务工人员维权,亲如一家。除了从政治上关心,从感情上服务外,义乌在外来人口管理上还探索出了一条社会化管理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