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教育结果公平 在于实行合理分流
· 职教改革:反思传统成才观
· 高水平技工, 是“中国制造”的核心要素
· 职业教育: 德国发展的“秘密武器”
· 人才培养多元化,才能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 培养农民的“一技之长”,事关国家现代化战略
· 摒弃传统标准,实现全社会教育公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职业教育: 德国发展的“秘密武器”
  法国戴高乐总统在访问德国时曾感慨地说,德国每年要向西欧出口很多产品,但看来还应该出口另一种产品,这就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在德国,许多企业都拥有众多专业素质极高的技术工人。几乎在每个企业,身怀绝技又一丝不苟的工人都和企业的独创产品一样,被企业主视为企业的“骄傲”。

  德国素以重视教育著称。然而,在教育发达的德国,每年高中毕业生直接考大学的比例通常不足二分之一,其余或者进3年制的高级职业专科学校学习,或者进中级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接受6个月至2年的职业培训,还有少数高中毕业生直接进企业工作,他们要接受至少半年的职业培训,考试合格后再经过一年的见习期合格,才能成为企业的工人。当然,在他们人生的各个阶段,大学的大门始终是向他们敞开的。但许多人就是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终身不上大学,照样拿高工资,受到社会的尊重。

  德国教育的努力方向并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送进大学。因为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精细,众多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像汽车机械师、机器安装工、冶金技工、银行商务员、单项贸易商务员、数据处理员、技术制图员、医学技术助理、面包师、幼儿园教师等等,都不是一般的大学教育可以造就的,都需要专门进行培训。他们介绍说,德国15至18岁的青少年国民中,有60%以上接受过高素质的职业训练,政府为此制订了《职业教育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来保障这一制度的发展和顺利运转。职业教育为年轻人带来的是娴熟的技巧和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还使他们因职业责任而在心理上加快成熟。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德国没有丰富的资源作为后盾,却能以尖端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精益求精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在德国企业,一线“蓝领”工人的收入高于一般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在第一线从事为客户服务工作的维修工人,收入就高于传统产品的一般设计工程师。在企业主看来,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为客户服务的工人需要应对的问题比依样画图的一般工程师要多得多。同时,德国规定,一般工人经过几年实际工作,可以报考技师,还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工程师或企业及部门的领导人,也可以再进入大学深造,报考硕士、博士,真正做到“条条道路通成才”。难怪职业教育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