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品牌周刊
3  4  
PDF 版
· “嵊州领带”抢占世界产业集群制高点
· 一条中国彩虹连线地球的那端
· 浙江产业集群与提升国际竞争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条中国彩虹连线地球的那端
  一条中国彩虹连线地球的那端

  “摸着石头过河”这句通俗易懂的名言,使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上甩下包袱,轻装前进,在没有现成理论指导、现成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创造了深圳、珠海特区,创造了广东模式、浙江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

  事实上,总是先有创新探索,之后才有理论总结,才有在普遍规律指导下的广泛实践。正如先有安徽凤阳的“吃螃蟹”,才有联产承包责任制;先有“深圳速度”,才迫切地要打开国门;先有温州的“纸皮鞋”,世人才逐步地正视民营经济……

  集群也一样。没有英国斯塔福德郡的陶器、贝德弗德郡的草帽、白金汉郡的椅子、设斐尔德的利器等集聚生产,就没有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没有意大利萨斯索罗的瓷砖产业群,就没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没有美国的硅谷、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第三意大利”)等战胜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经济之星”,就不会引发世界对产业集群的广泛兴趣……

  集群的概念进入中国,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世纪后成为区域研究和创新研究的一大热点。此时,中国的产业集群早已风云突起,广东东莞的电子、顺德的家电,北京中关村的软件,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温州的皮鞋、永康的五金、柳市的电器、诸暨的袜业、嵊州的领带、宁波的服装等等,一个产业撑起了地方经济的一片天,一个产业几乎成了一个地方的代名词……

  偶然的机会使领带产业落户嵊州。当初人们只知道领带是好东西、能赚钱,那么就去做,谁也没想到竟能做成了一个世界性的产业集群。缺乏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我们就一步步去摸索、去实践、去总结,一步步由模糊到清晰、由非理性到理性、由自发到自觉,于是就有了中国领带城、有了二次创业、有了全球领带产业的转移、有了领带工业园区、有了国际性领带都市的构想、有了集群品牌的创建……

  小产品能否形成大市场?

  小区域能否形成大气候?

  小企业能否形成大企业?

  地方政府能否“经营产业”?

  竞争企业能否合作共赢?

  产业集群能否打造成集群品牌?

  专业市场孵化器作用完成后如何创新?

  嵊州领带与科墨领带在国际化分工中如何做到合作共赢?

  ……

  这些问题,有些是领带产业的个性化问题,有些是所有产业集群的共性问题。一个个问题,一次次争论,都是一块块河石。踩对了可以引领你过河,踩错了,踩到了浮石,就会被急流冲倒。

  所幸的是,现在我们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等于有了一盏指示我们“过河”的闪亮的明灯。在这盏明灯的照耀下,我们可以看得更加全面、系统和准确地了解“河”的性情,掌握“河”的规律。于是一心想与大家一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加深入地认识这条河,探究这条河。集群之河,是动态的河,是纵深的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