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七旬老翁收藏一千余册古书
· 足球文化在球迷的身上体现
· 万里征尘解越国迁都之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6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绍兴两位考古专家行程1.35万公里,考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和遗址102处。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认定越王句践迁都的琅琊应在江苏省连云港的锦屏山,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山东琅琊。
万里征尘解越国迁都之谜
■记者 金敖生 通讯员 伊旭松  张天怡
  踏上考察之旅

  绍兴两位考古专家张志立和彭云,最近历时64天,怀揣3万多元钱,行程1.35万公里,历尽艰辛,遭遇险情,考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和遗址102处。近日两人回到绍兴时,几乎身无分文,有的是一身疲惫。但他俩仍喜滋滋的,因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俩底气十足地推断,越王句践迁都的琅琊应在江苏省连云港,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山东琅琊。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称,此考古调查属考古新发现,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绍兴文理学院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志立和绍兴博物馆研究员、文理学院特聘考古专家彭云一脸兴奋地向笔者说起这次考察缘由。

  史载,公元前473年,越王句践灭吴,之后迁都琅琊,但琅琊到底在哪里,史无定论,一般典籍都认为在如今的山东琅琊。为弄明白琅琊到底在哪,张志立和彭云曾于去年6月前往山东胶南县进行考察。胶南县南部傍海处有座琅琊山,山并不高大,周围才十余公里,但在历史上却是一个很著名的地方。《汉书·地理志》琅琊郡琅琊县下注云:“越王句践尝治此,起馆台,[有]四时祠。”《越绝书》言:“句践徙都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吴越春秋》亦言:越王句践二十五年(前470年),“既已诛忠臣(文种),霸于关东,从琅琊起官台,周七里,以望东海。”自越王句践迁都琅琊,历兴夷、翕、不扬、无疆、玉、尊,至亲,共“八主,皆称霸,积二百二十四年。亲众皆失,而去琅琊徙于吴。”郭璞《山海经》琅琊台注云:“今琅琊临海边有山,嶕绕特起,壮如高台,此即琅琊台也。琅琊者,越王句践入霸中国之所都。”《水经注·潍水篇》说:“琅琊,山名,越王句践之故国也。句践并吴,欲霸中国,徙都琅琊”。其后人们遂把越王句践迁都琅琊,筑琅琊台作为定论,至今许多学者仍然信奉其说。

  然而此行的考察结果令他俩颇感意外,琅琊台的文物没有一件具越文化特征,年代最为久远是秦代的。也就是说此地见不到令人信服的相关考古依据。

  于是,他俩将注意力集中到历史上越国首都琅琊不可能在山东之说。该学说的理由是当时的山东东南部,有齐、鲁两个大国,并以泰山、蒙山、沂山山脉为界。大致泰、蒙山以北到海为齐国;泰、蒙山以南偏西为鲁国;当时还有一个强大的莒国,莒在鲁国的东北,东到海(包括今山东的莒县、五莲、日照、沂水等地),其北为齐国,其东境到海边的琅琊港。因而,越王句践不可能在强大的齐国和莒国之间的齐国琅琊邑(今胶南琅琊镇,夏河古城址)建都。

  再说,1982年和1992年的两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胶南县、日照地区、莒县境内均未发现吴、越国文化的遗物,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句践迁都的琅琊极有可能不在山东。琅琊是越国势力最强盛时期的首都,找到琅琊,无疑对研究越国历史变迁及越文化研究都具不可估量价值。

  为彻底弄明白琅琊究竟在哪里,张志立和彭云在绍兴文理学院的支持下,自今年3月始,再次踏上了历时64天的北上考察之路。

  目标锁定古城址

  “按照历史记载,越国在灭掉吴国后,曾经与今山东境内的多个小诸侯国发生过战争,那么琅琊会不会在山东南部?”按此想法,张志立和彭云先来到了临沂。

  临沂河东区的祝丘城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迹。在这里,他俩捡到了一些散落的布纹、方格纹陶片,欣喜若狂。因为他们一眼就认出这是典型的印纹硬陶,是在摄氏900~1100度的环境中烧制出来的,十分坚硬,这是当时越国才有的先进工艺。同期的齐鲁陶器一般是在不超过摄氏800度的环境中烧制出来的,质地酥软,花纹也以绳纹为主。陶器是古代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器皿,越国陶片的出现增添了他俩的信心。此后他俩又在沂河与沭河附近的向国故城、小官村城址、北沟头故城发现了大量带有越国风格的陶片。

  然而凭这些陶片仅能说明古代越国人足迹曾抵此地,离找到琅琊古城所在还有相当距离。经过查阅古代资料,两位考古专家发现,古代的沭水和沂水都是南北走向,现在的沭河和沂河在江苏连云港一带注入大海。古代越人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既然上游已发现大量越人活动遗迹,那么下游极有可能存在越人集聚的新都城——琅琊。顺着这一思路,他俩来到了江苏连云港境内。最终将目标锁定在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古城址。

  经过实地调查,这处遗址周长约5公里,城三面环山,东朝大海。朝海一面筑有半月形城墙,长1000余米,高10余米。目前城中已被废矿砂填平,形成方圆5公里、深约20余米的积沙。城中部露出古时的一个高台地,长约300米,宽约150米。

  “我们在那里大约找了半个小时,采集到大量越国陶片残器,均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的印纹硬陶。很明显带有越国文化的特征,而且这里的陶片不仅数量多,陶片的规模也比之前找到的大许多,一些底部和颈部的残片显示,这里曾经存在过许多大型陶器,初步推断不是瓮就是米缸,或者是酒坛。很显然,这里曾经有过大量人口聚居的迹象。”彭云兴奋地说。

  当时的锦屏山九龙口古城,大海即在山下,城中起观台以望东海也应当为这里。九龙口古城,南有淮水,西有当时注入淮水的沭水(今沭河)、新沂河和沂水(今沂河、新沂河),北有沂蒙山为天然屏障,东靠东海,其周围是苏北大平原,土地肥沃,水产、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原为吴故地,当是建都的最佳之地,也是越国争霸中原最佳的前进基地。

  此后的考察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发现九龙口古城后,张志立和彭云又对周围广大地区进行了大规模考察,结果发现此城方圆数十里内存在着大量当时越国人活动的遗迹。同属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并有越国文化的印纹硬陶片的二涧遗址、孔望山古城、土船顶遗址等居地遗址散布在九龙口周围,连云港的云台山、花果山等附近山上发现1000余座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的大石盖墓(土墩石室墓),当地称“藏军洞”。

  而在其北约50公里的海边尚有一周长3000余米的盐仓古城。其西北、沭河中上游还有越国印纹硬陶片及青铜器出土的小官庄古城(马山),周长约6公里,亦是三面环山一面较平,依山傍水,十分幽美而壮丽。可以想见,当时越国迁都锦屏山后西北边城,沿沭水而下,有祝丘城、临沂古城、北沟头古城、郯国故城、鄫国故城、鲁兰城等城作为屏障,拱卫京畿。

  另据《唐·通典·卷一百八十·郡县十》朐山条记载:“朐山,有羽山殛鲧处、东北有琅琊山、汉朐县,故城在今县西南。秦始皇立石以为东阙门。即此地萧齐置青州于此。”秦始皇时立朐县,秦始皇35年(前212年)立石为秦东门。而今锦屏山即秦立石为东阙门的琅琊山。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九龙口即为琅琊古城。

  考察途中误入流沙

  考察途中是异常艰苦的,张志立和彭云每天7点起床,在野外考察要忙到晚上11点才能回到宾馆。从绍兴出发一个多月,两人的体重就减轻了5公斤。

  有次,他俩坐了40公里的摩托车,风吹得脸部都麻木了,一点感觉都没有,下车很久手还抖个不停。彭云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经参与过绍兴印山越国贵族大墓发掘、杭甬高速公路考古保护等多项重大考古课题。在考察途中首次发现越国陶片时,也许是太兴奋,她的腿一扭就站不起来了,当地的医生建议她不要走动,多休息,但她自己买了点伤药贴上便继续赶路。

  在九龙口古城址,张志立急切想登城中部高台了解更多情况。高台距西面山岩仅50米,中有小溪流过,水清澈见底,仅10厘米深。兴奋的张志立没多想,一脚就踩了进去,不料脚刚踩到溪底的沙,沙就开始下陷,是流沙!张志立随即转身卧倒,一边将手中相机抛到岸上,一边拉住两根手指粗的芦苇。求生的本能促使张志立用力拽芦苇杆,结果芦苇断了一根!“不能再用力了”,张志立一瞬间冷静下来。经过短暂的寻找,他发现右手前方10厘米之处有个树根,一半埋在沙里,一半露外面。“这可能是惟一的机会了”,他攒足了力气往上一纵,啪,仅存的一根芦苇也断了,好在右手两根手指已搭在树根上了。再次用力,猛的一拽树根,人终于出来了,救了他一命的树根却沉到水中,不一会就被流沙掩埋,再也看不到了。回到连云港市博物馆,馆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那条路早就不能走了,现在登台必须从东面上去。第三天中午,张志立又来到了九龙口,这次他没有再冒失,和彭云沿着羊蹄印登上了高台。

  尽管考察途中茹苦历险,但对所获成果他俩十分满意。张志立说:“推断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古城为越王句践迁都之琅琊,2000余年的历史悬疑也就水落石出,为今后研究越国文化理清了方向,当然最后定论,尚要做大量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他透露,他俩拟于6月下旬再去九龙口古城遗址,利用暑假做进一步的调查和发掘,力争早日彻底破解越王句践迁都这一千古之谜。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