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陈博盛) 这两天,22岁的湖北妹子小梅在温州市蓓蕾科教有限公司家政部接受母乳喂养等有关培训。再过几天,小梅就要“出师”了,有望成为一名“职业奶妈”。
在沉寂半个多世纪后,“奶妈”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这对“奶妈”和亲生孩子都是不人道的;也有人认为,“奶妈”只是一种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职业。
奶妈长得“不能太难看”
该公司主要负责招聘、培训、介绍保姆等,推出“奶妈”业务,据称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为一些刚当了母亲的雇主“解忧”。
该公司曾在当地媒体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奶妈”的广告,篇幅很小,但还是引起了不少哺乳期的年轻妈妈的关注。该公司对应聘者进行了严格筛选,“一要身体健康,二要容貌端庄”。家政部负责人说,这也是根据市场作出的决定,因为俗话说吃了谁的奶就长得像谁,所以大多数雇主对奶妈的长相都有一定的要求,“不能长得太难看”。
要查几代人病史
小梅的老公来温已经3年了,目前在饭店做厨师。看到“招聘奶妈”的广告后,便怂恿小梅来试试。与其他应聘者一起经过面试后,仅小梅一人被留下。“公司对市场还不了解,也不知道会不会遇到阻力,因此想先小范围试一试。”这位负责人解释,按照公司规定,小梅办齐“三证”即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健康证和来历证明后才能上岗。“我们还要调查她家庭里几代人的病史,甚至连妇科都要做检查,必须要保证奶妈的身体健康。”
月薪至少4000元
这一周的强化培训,小梅称自己获益匪浅。因为她原先以为给孩子喂奶不需要什么技巧,“把孩子喂饱了就行”。但在这里,她还接受了乳房保健、正确喂养知识、婴幼儿早期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培训。
“当一个好奶妈也很辛苦”,尽管如此,小梅还是期待着早日投入工作,因为正式上岗后,雇主每月要支付4000元薪水。这对来自农村的小梅来说,绝对是笔高收入。
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据了解,需要奶妈的家庭主要有几种情况:本身没有奶水的产妇;“白领”女性,不希望因为喂奶而影响自己的岗位;不希望自己给孩子喂奶而影响体形的产妇;产妇本身患有传染性疾病,不希望通过喂奶将病情传染给孩子等。
人们会接受奶妈吗?温州市民黄先生马上要当爸爸了,他表示不会给自己的孩子请奶妈,理由很简单,因为觉得“不人道”,“是对从业者的人格歧视,想着就别扭”。刚当了爷爷的金先生则认为,媳妇身体不太好,没有足够的奶水喂养孩子,与其让孩子吃奶粉,还不如请个奶妈。谁都知道,母乳喂养对孩子有好处。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这是一项新职业,对该服务的职业标准等都没法确定,因此亟待有关方面来规范。
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处处长金凡称,随着社会需求的细化,企业为了适应市场,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涌现出大批新职业、新工种。奶妈最终能否成为国家认可的一种新职业、拥有一套全新的职业标准,还有待于实践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