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生态浙江
3  4  
PDF 版
· 嘉化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6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嘉化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嘉

  化

  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

  嘉化集团公司5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幅表现嘉化人激情和巨变的历史画卷,更是一段嘉化人与社会各界共享成功的绚丽篇章。特别是1986年以来的20年间,企业以“超越自我、勇于改革、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成为嘉兴市工业企业的排头兵,并跨入了全国大型化工生产企业的行列。在城市化进程加剧发展的今天,“嘉化”面对环境压力,以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企业重大责任,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取得了社会企业的双赢局面。

  在2005年浙江省嘉兴市本级纳税企业中,浙江嘉化集团以超亿元的骄人成绩,名列第三名。

  浙江嘉化集团的主体企业——浙江嘉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有着50多年的创业历史,集生产、贸易、物流、研发为一体,涵盖基础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化学农药等六大系列40余种产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2005年,嘉化集团公司首次进入中国化工500强企业行列,居第479位,同时还进入了中国化工500大企业,位居第355位。

  嘉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4亿元。2005年底,嘉化集团公司(不含子公司贡献)总资产8.6亿元,销售收入8.7亿元,利税近亿元,所有者权益3.36亿元,资产负债率60.9%。在册员工20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500名。1998年通过挪威船级社(DNV)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2003年底通过ISO14001环境保护认证体系的认证工作,日前正进入GB/2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审核阶段。

  嘉化集团公司50年坎坷经历,是一部表现嘉化人激情和巨变的历史画卷,更是一段嘉化人与社会各界共享成功的绚丽篇章。特别是1986年以来20年,企业以“超越自我、勇于改革、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成为嘉兴市工业企业的排头兵。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获得了浙江省首批“诚信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总裁刘勇先生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化工部劳动模范,并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津贴。

  历史是一面明镜,透过它,我们看到了嘉化崛起与发展的真实轨迹。

  改革中发展壮大

  “嘉化”改革、改制、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诠释了嘉化人敏锐、智慧和百折不挠的理念和实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嘉化集团公司前身——嘉兴化工厂生产经营曾一度跌落于谷底,在企业面临困境时,市政府任命刘勇出任嘉兴化工厂厂长。深知企业根底的刘勇,在技术进步、实施技改项目和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显示出创新思路。他上任不久,就在车间级推行车间主任竞聘制,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干部任用制度,试行了干部竞聘上岗的改革措施,并引起嘉兴企业界不小的震动。上世纪90年代初,嘉化又在劳动用工和工资分配的“两制改革”中领先一步,打破了国有企业根深蒂固“铁工资、铁饭碗”的传统观念,将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理念引入到企业之中,让干部员工自觉地接受市场经济的磨练,树立起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使企业较早地融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之中。

  1995年,嘉兴化工厂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联合资不抵债、严重亏损的嘉兴农药厂和嘉兴化工二厂组建为嘉化集团公司,形成了热电、氯碱和农药的产品链,实现了循环经济的优势,使农药厂的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跃居浙江省农药企业的前茅,甲胺磷和甲基1605出口量均居国内第二位。

  1999年,嘉化集团公司应政府要求,收购重组破产企业原嘉兴化肥厂,接收安置近600名员工,投入上千万元对老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并一次开车点火成功,而且达标达产,职工收入分配很快与嘉化其他分厂员工接轨,人心稳定,为嘉兴市社会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000年初,“嘉化”迎来了体制改革上的重大转折,由原国有企业改制为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股份企业。所有权的变革极大地推进企业快速发展,“嘉化”以每年实现利润1000万元左右的速度递增。改制以来,嘉化每年都出台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思路和新方案,实施“嘉化”大发展战略,不断理顺企业内部的资产关系和管理机制,并将资本运作作为企业扩张的重头戏,不断完善资本结构的造血功能,搭平台,建基地,形成了母子公司经济规模总量迅速放大的效应。

  2005年4月,总投资6.5亿元的嘉化工业园第一期工程三个项目全面竣工投产,标志着嘉化第二次创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改制后的短短5年多时间,嘉化集团公司已构筑起五大平台:以综合化工为主业,总资产达8亿元的嘉化集团公司本部;以基础化工为主业,总投资达6.5亿元的嘉化工业园;以贸易与化学危险品储运为一体,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嘉化物流公司;以内、外贸为主业,注册资本1395万元的嘉化进出口公司和注册625万元的上海科味浓国际贸易公司。

  视环境保护为企业己任

  1958年,当时的嘉兴县政府将距离市区三公里远的东栅开辟为化工区,将嘉兴市区内的各化工企业集中到化工区来组织生产,并在工厂与农民农宅之间形成较开阔的安全距离区。然而,随着农村人口的激增,外来务工人员增多,附近农民不断地在化工安全距离区内建造住宅,这些住宅紧靠工厂围墙,形成了四面合围之势。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展进一步加快,东栅乡变成了东栅街道,农民变成了城市居民。已在东栅生存了近50年的嘉化集团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

  视安全环保为企业生命的“嘉化”人,几十年来十分注重企业内部和安全环保工作。他们舍得大投入改善环保硬件设施。实施了人、财、物的配套,建立起安全环保的硬件系统。嘉化集团公司投入巨资,在厂内建立起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日处理能力达6000吨的“三废”处理站,并形成了全公司清污分流系统,将全公司所有的污水集中到“三废”处理站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公司针对有机废水气味重的情况,采取了从集中池收集有机废气通过焚烧技术进行处理的方式,有效地防止废气外逸。

  公司联合国内知名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有机废水的治理攻关,其主要特点通过各种预处理办法,有效降低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提高废水生化处理效果。

  公司拥有嘉兴市本级企业中唯一的一家专职消防队。建队20多年来,在保护企业生产安全、处置突发事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又是周边居民的“守护神”,每当公司周边居民区发生火灾时,这支消防队伍总是在第一时间赶赴火场,开展灭火救灾。公司消防队被嘉兴市有关部门列为嘉兴市化救专业队伍,承担了嘉兴市化学危险品突发事件的处置任务,参与了发生在高速公路等处的多次重大化危事故救援,为保护一方平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通过“三合一”认证,“嘉化”建立起了安全环保的软件系统。1998年11月,嘉化集团公司取得了挪威船级社对公司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证书。2003年12月,嘉化集团公司取得了浙江省环科环境认证中心的审核,取得了ISO14001认证证书。

  2005年度,公司依据GB/T24001:2004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了升级。“嘉化”以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不断改进职工健康和生产安全为理念,并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三合一”整合。

  多年来,嘉化集团公司为有效控制各类事故特别是事故的重复发生,逐步形成了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但没有系统化,制度与制度之间缺乏接口,在操作上存在漏洞。公司改制后,公司对历年来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整合、修改和完善,建立起以安全环保事故管理、财务管理、应收(付)款动态管理和劳动工艺纪律管理等企业八项基本管理制度,在全体员工中付诸实施,严格考核,逐步培育起“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良好氛围。

  公司董事会每年提交给股东大会审议表决的《公司年度方针目标》提案中,把消灭重特大事故和控制化工企业事故发生频率、千人负伤率作为公司内部考核管理的主要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从严分级考核管理。

  公司将安全环保工作提到关系企业生存的高度来认识,组织全体员工集中培训,要求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确保企业安全环保工作务实到位。

  综上所述,尽管嘉化集团公司实施了种种安全环保措施,但由于企业五十余年环保“历史旧账”的影响和企业目前所处的区域位置,对照建立“和谐社会”、“平安企业”,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差距甚远,企业迁建势在必然。

  迁建拓出发展空间

  2002年初,嘉化集团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机,企业从市规划部门了解到企业所处位置的城市规划初步方案后当机立断,决定向外地发展。此时,嘉兴市招商引商的日本帝人PC项目拟落户在嘉兴乍浦经济开发区内,需要基础化工产品和蒸汽供应。在嘉兴市政府的支持下,嘉化集团公司决定在乍浦经济开发区置地建立工业园,作为嘉化集团公司整体迁建改造的基地。

  2002年6月4日,省市有关领导参加了嘉化工业园隆重的奠基仪式。仅仅用了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在“嘉化”人的辛勤努力下,一座现代化的工厂矗立于东海之滨的乍浦经济开发区内。2005年4月,总投资6.5亿元的三大项目全面竣工投产。

  ——3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是国内首次全套引进美国孟山都公司技术的设备、管道,装置和工艺属目前国内最先进,转化率达到99.8%。硫酸尾气二氧化硫含量低于100ppm,据美国孟山都公司介绍,国际上只有少数硫酸装置能达到尾气二氧化硫含量低于100ppm的指标。硫酸余热利用回收率高,达到1吨硫酸副产/1.25吨蒸汽,大大高于国内装置1吨硫酸副产/1吨蒸汽的指标。同时在国内硫酸生产装置中首家采用蒸汽透平机作为风机动力的技术。所生产的硫酸产品质量优于国家优级品指标,其中铁离子<10ppm,为国内最好水平。

  ——6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采用了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日本氯工程公司离子膜电解槽技术。电耗为2200千瓦时/吨折百烧碱,比隔膜法低200千瓦时/吨折百烧碱。工艺控制采取了DCS技术,大大减少了人工误操作的可能性,确保装置的安全运行。高纯盐酸引进了法国技术和设备,设备可靠性高,控制技术先进。

  ——第一期37000千瓦时发电机组项目。其先进性为:采用了循环硫化床技术,热效率达到90%,实行了炉内脱硫。产汽量高,一吨煤可产7吨蒸汽以上。

  嘉化工业园的建成,是“嘉化”人实践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和嘉兴市委、市政府“建设临港型重化工基地”战略目标取得的重大成果。

  嘉化工业园建成后,因其可靠的基础化工和公用工程配套性,成为嘉兴港区对外招商引资的梧桐树,起到了种树筑巢引凤的效应,使得总投资几亿乃至几十亿元的国际知名企业纷至沓来,落户于开发区。其中就有日本帝人聚碳酸酯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5万吨/年聚碳酸酯,总投资2亿美元,是嘉兴港区经济开发区内投资最大的外资企业。对是否在嘉兴港区经济开发区投资,当初的“日本帝人”甚是犹豫,因为担心能源和主要化工原料无处落实。浙江嘉化工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嘉化投”)从2005年4月起开始向其供应所需的各种原料,其中以管道形式输送的有蒸汽、液氯、烧碱和纯水;以罐车形式装载的有硫酸、盐酸。两企业间月交易额达到了900万元。目前,帝人公司正在建设第二期项目,将增加5万~8万吨/年聚碳酸酯生产规模。

  看中嘉化工业园的配套能力和企业信誉不只是“日本帝人”公司。嘉兴三江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环氧乙烷,总投资6亿元,“嘉化投”于今年年初开始为“三江”进行配套,除提供蒸汽外,“嘉化投”还建设了一条纯水管道,以管道输送的方式为三江公司供应纯水,正常供水量每小时为8吨。将于今年10月投产的浙江合盛化工有限公司也是慕“嘉化投”之名而来。该公司年产有机硅产品6万吨,总投资5亿元,也是由嘉化投通过管道输送的方式,供应蒸汽和盐酸。目前两公司之间的管道输送已完成施工图设计。计划于2007年7月建成投产的日本德山化工有限公司年产气相二氧化硅5000吨,总投资2200万美元,“嘉化投”主要负责供应氢气、烧碱、盐酸和硫酸等上游产品。为此,双方目前正在进行原料和蒸汽供应合同的谈判。

  嘉化工业园令人骄傲的不仅在于化工项目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它的环保优势。当您来到嘉化工业园时,您定会对嘉化工业园现代化的厂房、装置和管理发出由衷的感叹。

  2005年底,嘉化集团公司又在嘉兴海盐经济开发区置地,实施下一步老厂部分产品迁建改造计划。

  “路漫漫其修远兮”。当前,嘉化集团公司正处于企业迁建改造、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嘉化”人以“环境友好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为理念,规划着嘉化集团中长期发展蓝图,走向灿烂的明天。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