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教育流行语的价值重估
· 众说纷纭教育流行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教育流行语的价值重估
  日前,一位名叫林红的中学教师给媒体写信,对一些教育流行语进行质疑,这些流行语中,有些是近几年被较多提到的,也有从古至今,一直作为教育箴言在起作用的。

  她说,教师办公室里经常有学生被叫过来谈话,总会有一番“谆谆教导”,什么“你应该笨鸟先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学校的走廊上、教室里也张贴着大幅标语:“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累死也比输了强”等等名言。起初,我觉得听起来没什么错,因为我们就是在这些训导下长大的,可仔细琢磨,这些提法都有问题,特别是在当今的教育理念下,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这些曾经伴随并激励我们长大的“名言”,如今还有多大价值?是否依然适用于现在的教育环境,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作者是一位年轻教师,自己差不多也是被这些话教育长大的,但她当了老师,接触了新的教育理念之后,对此有了新的思考。针对信中的问题,教育专家孙云晓接受了专访,他认为,有些广泛流行的教育语言确实传递出与时代相悖的观念,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和批判。

  林红的思考,也给现行的教育理念画出了许多问号。

  “教育中的许多误区,比如父母打孩子,不是随机性的偶然行为,而是在‘不打不成材’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支配下的必然行为。”谈到来信中提到的教育流行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情绪有点儿激动。

  他说,不仅父母和老师在重复并实践这样的教育标准,孩子似乎也已经习惯并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一些孩子犯了小错误,就开始向家长讨打:“我错了,您打我吧!”“错了就该打!”其实,这种想法是极不正常的,不仅传递出与时代相悖的陈腐观念,并且成为某些错误行为的依据,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和批判。

  在长期的青少年研究中,孙云晓发现,其实不恰当的教育流行语还有很多,比如“朽木不可雕也”、“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笨鸟先飞”等等都值得商榷,他把传播错误思想的教育流行语分为以下五类。    

  先否定再评论

  例如:“朽木不可雕也”、“笨鸟先飞”等。

  在许多人看来,“朽木不可雕也”是对人的彻底否定,而“笨鸟先飞”似乎是对暂时后进者的一种激励,所以不少人用此语自勉。可仔细分析会发现,把人先定性为“朽木”或“笨鸟”,既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错误判断,也是对一个人人格的侮辱。

  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孩子容易遭遇类似的否定。第一种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和老师开始教育了:“猪脑子”、“榆木疙瘩脑袋”、“还不笨鸟先飞”。第二种情况是孩子闯了祸时,被父母斥责道:“朽木不可雕”、“我算是白养你了”、“将来连扫大街的工作都找不着”。

  “父母的初衷或许只是激发孩子的进取心,用激将法迫使他们成功,可结果很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孙云晓说。

  他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而健康人格的核心是“自我概念”,通俗来讲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怎样去生活”。而父母和老师“先否定后评价”的教育方式则从根本上把人打垮了,非常有杀伤力。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和老师是最权威的人,他们的评价几乎代表了整个社会的评价。孩子会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将来没有什么希望,继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所以,作为长辈和师者,应该千方百计地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孩子、有希望的孩子,“一次考不好不代表永远考不好,只要努力完全有能力学好”,“犯错误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不是相反——去用尖刻的语言摧毁孩子。

  鄙视休闲娱乐主张死读书

  例如:“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学海无涯苦作舟”等。

  这些话首先把学习定义为“苦”的,并认为,爱玩的孩子一定会荒废学业,玩从来都是跟不务正业相连。

  当然,这种说法跟现行教育制度不合理有关。很多家长都有关于孩子前途的铁的逻辑:“要想有前途就要上名牌大学,要想上名牌大学就要上重点中学,要想上重点中学就要上重点小学甚至名牌幼儿园。”

  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每个环节都不敢大意。因此,压力层层增加、重重包围,甚至到了幼儿园。孙云晓说,有的幼儿园认的字都是小学三年级才学到的,公共外语考试中,小学生也占了主角。“这种完全脱离实际的做法严重超出了孩子的接受能力,要拼死拼活才能达到这些既定目标,孩子能不苦吗?”

  2005年9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显示,57.6%的中小学生感到最苦恼的事是“学习压力大”,88.4%的小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课外作业。

  “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及其升学逻辑有可以理解的现实原因,我国的用人制度、考试制度也的确有‘学历至上’的倾向,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一面被我们忽略了——孩子健康的人格离不开快乐的童年。”

  孙云晓认为,当父母重复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时,却没发现这一点:有快乐童年的孩子未必上不了好大学,人格健康的孩子更有竞争力,生存能力也更强。好成绩、好前途也并非与“苦”必然相连。

  家庭教育中的暴力倾向

  例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等。

  “这些流行语是把儿童当成奴隶看待的,根本没有将儿童视为一个真正的人,更没有意识到儿童的自尊和权利。”然而,打骂孩子却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顽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父母都打过孩子。

  孙云晓对打孩子的后果忧心忡忡:“许多父母没有想到,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有两种发展可能:一是产生攻击、暴力倾向。‘你打他,他打别人。’在家里被打骂的孩子或许会在学校攻击别人,以取得平衡和发泄。二是变成胆小鬼,性格懦弱。有些孩子被打怕了,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习惯了委曲求全。这两种极端都是非常糟糕的。”

  孙云晓听过不少父母说“事实如此,孩子打了就变好了”,他说这些都是假象,“孩子变好”可能出于其他很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打”的原因。

  “更要命的是,还有一些父母将自己生活上的失败、工作上的不如意转嫁给孩子,孩子有一点点过失就会无限夸大,甚至大打出手。而实际上,孩子的‘不争气’只是他们发泄自己怒气的一个借口而已。”

  盲目攀比武断要求

  例如:“别人行,你怎么不行?”、“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等。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去年做的全国调研显示,83.6%的中小学生的父母,要求孩子考试要考前15名,另有54.9%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

  “显然,这是父母的攀比心在作祟,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孩子都无法实现这一要求,除了让孩子备感失败甚至厌学之外,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

  孙云晓指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蛊惑人心的话,已经成为制造童年恐慌的宣言。重智轻德轻体的各种各样奇谈怪论,都是对孩子健康发展极不负责的错误导向。

  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孩子的基础、背景、潜能都是不同的。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人至少有8项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发达的人特别适合考试,往往能够在成绩上占优势。

  而实际生活中,并不一定只有这两种技能发达的人会取得成功。运动员、演艺明星中学习不好的人很多,但他们运动智能、音乐智能比较发达,照样能取得成功。如果仅仅以学习成绩衡量,那么其他智能发达的人很可能成为失败者。

  主张守旧反对冒险

  例如:“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

  这些流行语并不是说老师和父母不希望孩子优秀,遏制孩子的突出表现,而是指老师和父母的一种守旧意识,不愿孩子去冒险,虽然风险背后可能有很大机遇。

  一种表现就是在学习中。在老师的灌输下,学生的解题思路趋于保守,不敢大胆探索。一系列事实表明,中国的学生凡是书面考试,成绩往往很优秀,而一旦面对实验能力、动手操作、想像力等方面的考核,则开始从冠军位置上跌落下来。

  另一种表现是在择业时。我们对“中学生的职业倾向”做过一项调查,多数中学生愿意到东部沿海城市就业,他们看好的是外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有风险的行业,而父母却坚决反对,他们青睐的是机关干部、医务工作者、中小学教师等传统职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长求稳怕变、墨守成规的心态。

  “学校和家庭的这两种倾向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青少年的发展。”孙云晓提出,父母认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害怕孩子脆弱,承受不住风险压力,而实际上,每一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是与新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渴望求变,渴望创新,可惜的是,父母和老师扼杀了他们的热情。    

  (本版稿件均据《中国青年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