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淑女的想像
· 草木精神
· 乡村乐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淑女的想像
■彭兴庭
  苏州一家私塾开设“淑女学堂”。据悉,该学堂主要教授弹琴、吟诗、作画、茶道等,旨在培养具有独特文化气质和典雅行为风范的淑女。在记者拍摄的图片中,学员们都穿着自制的汉服上课。

  无独有偶。最近看到一篇网文,是一个老外写的,名字叫《我们周围真的没有淑女吗?》。原来,这个老外在学了“淑女”一词后,就迫不及待地到大街上去寻找淑女,结果令人失望,最后不得不“心驻废宅,追望冷月,痛悼淑女时代的完结”。

  现在好了,有了专门批量生产淑女的学堂,这项“国粹”恐怕还不至于那么快就被“商品经济的尘埃湮没”。

  《诗经》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实,从这句诗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男性处于的是一种主动地位,而女性,则是被动的。男人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而女人,则“喝汤不能出声、笑不能露齿、走路臀部摆幅不能超过7度。”

  恐怕,“此曲只应天上有”了。什么才叫“淑女”?一旦从文学作品中走下来,就成了一种畸型。春秋时期,史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传言,也就是说,那时的淑女形象,是细腰长裙那种。汉承楚风,不仅要瘦,还要身轻如燕,那时候的宫中,想必个个瘦得像猴精。然而,到了唐代,淑女形象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唐代“以肥为美”,要做个淑女,首先得“肥硕”,肥胖的各种后遗症今天的人恐怕最有体会了。自南唐以后,缠足之风开始盛行,“三寸金莲”式的小脚女人从此引领“淑女”风潮数千年之久。

  倡导学做“淑女”,这个“淑女学堂”应该也不是首次。早在几年前,南京某中学就曾打出过“和声细雨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的口号,把“淑女气质”和“绅士风度”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

  我想,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如果全世界的女人都变成了淑女,这个世界会寂寞不少。淑女,说明白了,只是一种臆想中的产物,是虚拟的。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淑女的想像。

  女人有权做一个“人”,这个人,应该由她自己选择,而不是让社会来强加。她可以文静,也可以泼辣,她有权细声细语,也有权大声说话。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