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
3  4  
PDF 版
· 自行车未来的 三种猜想
· 骑了20年 自行车越来越难骑
· 人车混行 让交通酝酿高风险
· 自行车王国会成为过去吗?
· 自行车时代的明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骑了20年 自行车越来越难骑
  家住翠苑东二区的刘女士向记者诉苦,骑车近20年了,骑着骑着,居然发现可供他们骑行的道路却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骑了。由于是普通工薪阶层,刘女士说家里根本买不起汽车,自行车还是他们家的主要交通工具。

  刘女士的诉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骑自行车者这个庞大群体的现状,在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机动车交通拥堵时,他们的这个群体却被忽略了。她说,一些新改建的路段非机动车道压缩得越来越窄,甚至被赶上人行道,或者干脆消失了,一些路段的非机动车道被停在路边的汽车随意“阻断”,以及在骑车过程中时不时受到机动车“骚扰”,已经成为他们自行车一族每天不得不面对的无奈现实。

  根据她的指引,在学院路北侧延伸段,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条由南向北的非机动车道,在穿过文一路口后突然中断了,挡在前面的是一辆辆小车,非机动车道变成了咪表收费停车处,行人和骑车人不得不挤在机动车道上“冒险”前行。

  一位常年骑车路过此地的张先生向记者介绍,在这短短不到几百米的道路上骑车,有时要和汽车在一条道上,有时要和公交在一条道,在来往穿梭的车流里,自行车想要骑出一条自己的路来,那必须有相当大的胆量,甚至是豁出去的心理才行。

  记者在路边观看了10多分钟,发现在这条道路上来往的自行车不下百辆,而几乎每辆自行车,只能在快速行驶和停靠在路边的车辆之间的缝隙中穿行,车技稍微不好,或者反应稍微慢一点,就很有可能蹭上身边的“大块头”,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本来就是被迫在机动车道上冒险骑行,可过往疾驰的汽车们似乎并不领情,在毫不减速的情况下,还不停地按喇叭来表达对自行车“入侵”机动车道的不满。

  刘女士说,如果机动车光停在非机动车道上危险性还不大,骑车人最怕的是一些不讲公德的司机,在行驶过程突然拐进非机动车道,然后一脚刹车停在了路边。如果在它身后骑车的反应稍慢,很有可能连人带车就撞了上去,这种追尾,受伤和吃亏的自然是像她这样的骑车人。

  因为公司就在颐高电脑数码城,所以刘女士常年骑车上班。但是说起现在骑车的心理感受大不如前。她说十年前骑自行车的时候,人多、自行车阵容庞大,骑起来感觉很踏实。但现在骑车的时候,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路上要不断面对机动车可能带来的危险。

  6月5日下午,她到翠苑第二小学接放学的儿子,在翠柏路上被车刮了一下,坐在自行车后面架子上的儿子,躲在她雨衣里没及时跳下来,结果就摔倒了,搞得一身泥水,幸亏没出什么大事。她说骑车最怕下雨天,穿着雨衣看不清边上的车辆,加上路又窄,刮刮碰碰也是难免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