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每一分钟 都有一种民间艺术在消亡
· 文化遗产保护 需要大众参与
· 保护文化遗产 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
· 发掘传统价值 重唤民族的文化记忆
· 文化遗产日: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保护文化遗产 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
  文化遗产蕴藏着人类活动的痕迹,从中可以找到人类生活及工艺、技术和艺术发展的信息。它是一个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因为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

  我国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了解过去、策划未来的重要参照。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

  近年来,我省的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物考古不断有新发现,仅在“十五”期间就有7项列入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务院最近公布的1080个第六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我省占了59个,其中包括新近发掘的杭州跨湖桥遗址、浦江上山遗址,从而使我省的“国保”达到了132处。

  历时3年的全省民族民间艺术普查硕果累累,大批鲜为人知的民族民间艺术重新进入人们视线。如磐安县通过普查,排出了656个民间艺术项目;临安市仅民间表演艺术就发现了19个种类317个项目;浦江县整理出表演艺术33个大类481项,造型艺术18个大类222项。在普查的基础上,2005年5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公布了第一批6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39个项目(44个子项)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在“七艺节”上,一台经发掘整理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表演《风从东海来》,将民间艺术的魅力展示于国内外嘉宾,引起巨大轰动,大大激发了大众对优秀文化遗产的兴趣。璀璨的民族民间文化开始在各地大放光彩。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这样的生态氛围。目前,文化保护工程已被列入我省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之一。在“十一五”期间,我省要实施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保护两大工程。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推出50个重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项目,重点扶持一批精品展览,实施一批文物科技保护攻关项目,实现文物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在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方面,要抢救一批濒临消失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确立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代表作的传承人和传承基地,创建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发展一批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做大一批民间艺术品牌活动项目,建设一批民间艺术馆或专题展示馆,培育一批民间艺术旅游经典景区,建立一批民间艺术产业基地。

  在省委、省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各地都在积极行动起来,加入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众多博物馆、纪念馆向公众免费开放,鼓励和扶持民间文物收藏家创办各种民办博物馆。余杭区投资6000万元,建立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长兴县筹资100万元,在全县范围内选择了具备民间艺术传承条件的学校、部门和乡镇,建立了12个百叶龙艺术培训基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