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今天饱受能源危机的困扰,感觉离开了石油、电等能源就寸步难行的时候,我国许多乡村却保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轨迹。
前来参加“余杭论坛”的中国民俗学学会理事长陈勤建教授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去年他陪同几位外国学者到浙江兰溪农村考察,看到翠竹掩映的山坡上,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清澈的山泉从山上流下来,弯弯曲曲流过每家门前,汇入池塘,池塘里养着鱼,木制的风车将水引入灌溉的农田,不用一度电,所有的一切都靠自然的力量在运作。如此巧妙的村庄布局,如此和谐的生产生活状态,让外国学者激动地匍匐在地,连叩几个响头:“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啊!”
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中,虽然有很多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了,但仍有许多可供后人学习借鉴的信息。如中国传统铸造工艺中的失蜡法,在古代用于制作复杂的青铜器,现在德国人用来做假牙、齿轮等精细物件,美国人吸收这种方法的原理铸造出喷气式飞机的涡轮叶片。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可是,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民族的文化记忆正逐渐被丢失。我们看到,大批的“罗马公寓”、“马可波罗酒店”占据着我们的城市,圣诞节、情人节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时尚,我们的孩子只想吃麦当劳、穿阿迪达斯。在最近举行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100多位美声唱法歌手的参赛歌曲,只有一首选的是中国歌曲。
对此,大赛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研究员痛心地说,我们的音乐学院,在像生产流水线一样制造着一模一样的“罐头歌手”,而爷爷奶奶悄悄塞在音符里的宝贝都被我们丢掉了,我们再也听不到像才旦卓玛、吴雁泽、郭兰英这样富有民族个性的歌声。
对传统文化的审美冷淡,正影响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记忆,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和创造力,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田青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也许有一天中国实现了现代化,但却不是中国化了。
乌丙安教授认为,不能怪我们的孩子热衷于过洋节、住洋房、吃洋饭、穿洋品牌,是我们没有把传统文化中的珍宝传给他们,没有让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当韩国把江陵端午祭搞得隆重而热烈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只知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元宵吃汤圆,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似乎只剩下吃了。
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事关民族未来的发展。世界各国对此都极为重视。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在近半个世纪中,先后颁布了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法案,建立了严密的保护机制,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秩序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我国也非常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早在1982年,我国就制订了《文物保护法》。经过20多年的宣传教育,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深入人心,普通百姓都知道文物的珍贵。近几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后,11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讨论通过了经多次修改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地毯式、拉网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
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一旦消失,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也许有人会问,依我们现有的科技水平,文物没有了可以复制,为什么一定要因保留这些残破的建筑掣肘社会发展呢?为什么不尊重客观规律,让那些旧的习俗、旧的艺术自生自灭呢?对此,长期致力于老街抢救保护的著名作家冯骥才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奶奶死了,也许可以让巩俐来扮演。但巩俐把奶奶扮得再逼真再漂亮,也永远成不了你奶奶。因为从奶奶那儿能得到的,在巩俐这儿永远得不到——巩俐没有奶奶的经历、智慧、手艺和思想。这就是奶奶的价值,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