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金衢丽资讯
3  4  
PDF 版
· 夺不走的“流动红旗”
· 无限商机在金华
· 丽水市人民医院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无限商机在金华
本报记者 徐晓恩  通讯员 洪建文
  无限商机在金华

  本报记者 徐晓恩  通讯员 洪建文

  “没想到在金华创造了个‘马钢速度’!我们这个项目从签约、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仅用了一年半时间。”5月底,金华市开发区建区以来引进的最大内资项目———马钢(金华)钢材加工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竣工投产,马钢股份公司总经理朱昌逑对金华的投资环境备加赞赏:“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金华优化服务环境的实际效果。”

  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杭州、宁波、温州3大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建设”,把金华定位为全省第4大城市经济圈,为金华加快新一轮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浙洽会前夕,我们到金华就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专题采访,欣喜地发现: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金华的发展环境正在不断优化,金华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 

  在金华市郊,黄土丘陵综合开发试点项目正热火朝天地展开。地处浙中金衢盆地的金华,地形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全市25度以下黄土丘陵有82.2万亩,近期可用于非农建设用地开发的15万亩。土地是各地加快新一轮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发挥黄土丘陵资源丰富的优势,可以有效地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更好地承接国内外产业的转移,为前来投资的客商提供充足的用地空间。去年,金华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黄土丘陵综合开发试点,进展非常顺利。金华市区拉开了“一中两翼两三角”的城市框架,有市经济开发区、金东开发区和金西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

  金华在“工业强市”战略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提升工业化,轻工纺织、五金工具、医药化工、汽摩配、工量具、食品、建材等产业呈集群式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73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10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265家。今年以来,全市工业产值、利润同比又有大幅度增长。前些天,“北汽福田”的总经理王金玉带领经营班子成员,专程到金华进行实地考察。王金玉说:“金华的产业基础和企业的创新精神令我们难忘。”

  强劲的市场带动力是金华发展环境的又一独特优势。作为市场大市的金华,现已形成以义乌市场为平台,链接周边产业集群,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市场经济圈。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外商,常驻中国小商品城采购商品,全球20强海运集团有8家在义乌设立办事处,年出口商品超过30万个标箱,每年直接或间接的订货交易额达150亿美元。市场商品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华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流通中心、展示中心和中国重要的商品出口基地。中国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中国五金博览会等会展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金华还是浙江省第二大信息通信枢纽中心,国际集装箱堆场、公共型保税仓库、国际物流中心等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平台一应俱全。

  历来崇文重教的风气,造就了金华的基础教育和传统文化优势。作为教育之乡的金华,基础教育和技术工人培训师资雄厚、网络健全,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金华又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延伸的过渡地带,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

  金华正在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目前,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家外资企业在金华投资,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家。2005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招商引资和外向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几年名列全省前列。

  谈起发展环境问题,金华市市长葛慧君说:“我们金华致力于‘阳光政府’、‘信用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构建与WTO规则、国际惯例相适应的行政运行机制,实现政府职能从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督管理转变。我们积极倡导‘人人是投资环境,人人是开放使者,人人是招商主体’的招商理念,积极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环境。金华是一片投资创业和旅游观光的热土,开放的金华希望大家来多走走、多看看,金华带给人们的将是无限的商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