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一片丹心,五度刊书颂秋侠;化九天碧血,百年知己引金君。”近日,东阳市湖溪镇“百草园”90岁的“诗翁”金希聪老人正忙着将他的新作《秋史遗响》一一寄赠给诗友。这是他编辑的第五本秋瑾资料文献集了。北京京社的周继烈先生在《秋侠诗魂》的序言中盛赞:若秋瑾九泉有知,当引金老先生为知己!
从2002年初开始,金希聪老人就一直忙于编著秋瑾纪念文集,一年出书一本。之所以对一位历史人物抱之以这样持续而深沉的感情,并外化于行动,金希聪老人说他只有一个愿望:让人们永远记住鉴湖女侠秋瑾。
“秋瑾正直、机智、勇敢的崇高形象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影响了我的一生。”虽然已是望九高龄,可是只要谈到秋瑾,金希聪老人的脸上还是会显出少年人惯常有的激动。早在青年时期,金希聪求学于萧山湘湖师范时,就以鉴湖女侠私淑弟子自号。每逢农历六月六秋瑾就义纪念日,金希聪都要闭起书斋,对秋瑾遗像读秋瑾遗诗,数十年如一日……
首次出书告慰女侠
多年来,金希聪一直想出书纪念秋瑾,但未能如愿。直到2002年新春,萧山钱塘诗社社长周明道来访,言谈中金希聪提及自己想编著一本秋瑾纪念文集,并希望周明道能予以帮忙。周明道也是秋瑾的敬仰者,对秋瑾素有研究。他也惟恐时日更替,秋瑾贤迹淹没,于是答应了金希聪的请求,将《秋瑾纪念集》作为钱塘诗社丛书之一入编印行。
这一年,正是秋瑾就义95周年。金希聪老人决定在这一年将书编辑付印。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横亘在他面前:手头没有多少关于秋瑾的资料。早在1961年,金希聪就在绍兴市秋瑾故居和畅堂(现为秋瑾纪念馆)有关工作人员帮助下,将自己关于秋瑾的研究体会并信函转寄给了秋瑾的侄儿秋高。当年11月1日,金希聪收到了秋高的回信,对他的文章给予高度评价,并说要将他的原稿存档,供人观览。但是在第一次通信后,他和秋高失去了联系。这么多年过去,秋高已经作古,惟一的线索掐断了。但是金希聪没有气馁,在周明道等人的帮助下,他向全国各地的诗友发去信函,请他们设法提供有关秋瑾的资料。金希聪老人说,目前全国专门研究秋瑾的学术团体很少,这就给资料的收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绍兴的秋瑾纪念馆,他取得了一些原始的资料,加上在诗友的介绍引荐下,结识了一些学术界的权威,他们对金希聪的行动大加赞赏并极力支持,纷纷给他寄来了资料。那段时间里,湖溪邮政支局的工作人员天天都往“百草园”跑,给他送来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日本、美国等地的信函。
当年10月,灌注着金希聪老人的心血、凝聚着各地朋友关爱的《秋瑾纪念集》印成了。书里收录了《秋瑾年谱》和《秋瑾诗歌选》以及《秋瑾史料研究》,还有秋瑾的故友和当时的名人为纪念秋瑾所作的诗词。
群贤鼓励再次出书
《秋瑾纪念集》印行后,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推崇和高度评价。但是金希聪并没有满足于此,因为他的手头还有一部分资料,由于仓促而未能入编,他还想再广搜博录。2003年初夏,在金华市诗友的介绍下,金希聪认识了北京收藏学会的会员周继烈。60岁的周继烈和86岁的金希聪一相识就成了莫逆。周继烈一直以来致力于研究秋瑾及其盟姐吴芝瑛和徐自华,并著有《帆影楼逸闻》,他给金希聪寄来了自己的著作,并将他自己收藏的多种关于秋瑾的珍贵资料寄赠给金希聪。周继烈的这一义举大大激发了金希聪,促使他又投入了紧张的编辑工作之中。
为了能补全秋瑾及其家人的有关资料,金希聪四处寻找相关人士。大约在三年前,经湖南诗友介绍,他与唐群英的后人唐存正有了联系,并获赠《唐群英年谱》。唐群英是湖南人,秋瑾嫁到湖南后与她过从甚密,面对时局唐曾慨然而言: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秋瑾与她先后东渡日本,从事革命活动,被称为“辛亥革命的孪生女儿”。《唐群英年谱》不仅补上了秋瑾在湖南夫家的历史,且披露了她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
为寻找一些关键人物,金希聪可说是多方求援。从2002年始,他就在寻找秋瑾惟一的外孙女王焱华。在广东诗友的帮助下,他了解到秋瑾的女婿黄公柱的一些踪迹,本以为可以借此“顺藤摸瓜”,但最终未果。后来一位供职于常熟文化馆的同学来信,说王可能在上海。于是金希聪集中精力托朋友在上海寻访,通过上海市公安局找到了王焱华在沪的住址,寄去书和信件,未有回音,又再度派人寻找,才知王赴美已久。
2004年5月,《鉴湖女侠别录》一书终于告成,书里收入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并首次完整地刊发了吴芝瑛保存的《鉴湖女侠秋君墓表》拓片本全文。
《鉴湖女侠别录》印行后,各地的反馈信如雪片般飞来,至今已有满满一大箱。湖南衡阳师范学校的谭雪纯阅后来信说:“此书对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极有裨益,秋瑾九泉有知,亦当引为知己也!”
五次出书终遂心愿
按金希聪的计划,《鉴湖女侠别录》本来将在2005年秋瑾诞生130周年之际面世,但是2004年5月,适逢东阳北溟诗社成立10周年,为了赶上这一日子,金希聪提前刊出了此书,有一部分诗作和史料未能收录进去。于是金希聪又着手编著第三本文集《秋侠诗魂》。金希聪说,这本书除收入许多一般人难以见到的史料,即使是专门研究者也未必齐备,许多史料是四处钩沉而得。像秋瑾的好友徐蕴华的女儿、89岁的林北丽通过周继烈了解到此事后,对金希聪十分钦佩,寄赠了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先生公祭秋瑾时的照片,此照已保存了近百年,至为不易。林北丽先生当时获悉《秋侠诗魂》正在编辑中,高兴地为此书题了词。
2005年夏,金希聪又出版了《秋瑾史录》。此书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图片,书中还编入了秋瑾后人秋宗章、秋高的文章,是研究秋瑾的首选文献。
今年4月,金希聪编完了他的第五本秋瑾研究文集《秋史遗响》。他告诉笔者,这本书是他编印的秋瑾系列中最后一部了,因为他年过“米寿”,视力与精力都大不如前。为编著这5本书,他查阅了数百万字的资料,最终只得数十万字,可说是真正的含英咀华,去伪存菁了。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有助于后人了解秋瑾。而通过一次次的缅怀,秋瑾在他的心中也获得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