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排序,有人在指陈排序的种种弊端,有人在乐此不疲地给人排序,不管怎样,好像无人能够逃出被排序的“魔掌”!
来自身边的竞争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Adler)提出了著名的出生排序理论。他认为人与人之所以各有不同,并不仅仅是遗传的原因,也与我们的出生排序密切相关。即使父母合作良好,尽心尽力教养孩子,因为每个孩子出生顺序的不同,仍会使孩子的性格有极大的差异。
他认为长子(长女)最初享受了独生子女的待遇,得到过所有的宠爱和关注,而等到第二个孩子出生,才觉得自己从“小皇帝”(“小公主”)的位置上被赶了下来,被迫要学习与其他孩子的合作。在濒临失宠的边缘,有的长子(长女)改用淘气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有的则通过照看弟弟妹妹来获得父母的赏识。一般的长子(长女)愿意与人合作,能够承担责任。而次子(次女)从出生那天起就需要和另一个孩子分享父母的关怀,在他们面前,始终有一个竞争者存在。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才能迎头赶上。所以,次子(次女)通常比较有才能也比较成功。
而最小的孩子优越感可能会很强,从小有父母和哥哥姐姐悉心呵护,后面又没有人攻击他或分散他的注意力。由于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情境中,所以他总是野心勃勃的,希望在每一方面都超越别人,不受拘束、惟我独尊,往往会有不同寻常的成就,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但最小的孩子也容易被宠坏,而且不愿自立,因为他丧失了凭自己的力量获取成功的勇气。
排序无处不在
排序对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影响,可能体现在我们的情绪和观念上,甚至影响我们的人生道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足够的爱与关注。因为有爱,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因为有爱,才感到安全和温暖;因为被关注,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享受到被尊重的感觉。但事实上,排序使我们每个人很难得到同等的爱与关注,这样,种种不同的影响便产生了。
当然,对于目前一部分独生子女来说,排序问题可能不存在,但他们会形成另外的心理特征,那是另一个话题,也就是“独生子女现象”。
除了家庭排序,在社会生活中也处处存在排序:比如求学时,你在班里排第几?工作后,你在单位是什么级别?在领导心中排第几?正如阿德勒所说,“要让一个人屈居他人之下,而不心存愤懑,是不可能的”。
学会合作规避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排序?怎样预防或处理排序带来的问题?在家庭中,各成员都平等、合作、团结是防范排序问题的最好方式。也就是说,让每个人都体会到被爱、被关注,学会合作是解决排序负面影响的最好办法。
我们必须学习与别人相互依赖,与别人分享,关心他人,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到安全,被接纳,有价值。简单地说,我们在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后,自卑感才会慢慢消失,达到真正的自我接纳或者说自信。
有的因为是家里最小,父母和哥哥的宠爱使她不知该如何去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懂得与人合作。她所想建立的人际关系,都是期望找一个能够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人。因为一直以来,家人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她以为,周围的其他人也应该是这样,自己不需主动去关心爱护别人,甚至不知如何去关心别人,这可能是她常常陷入孤独的原因。
即使我们在学习上、才艺上、职场上屈居别人之下,感到自己的自卑与无能,也并不意味着失败。阿德勒对此有积极的看法,在他的《超越自卑》一书中提到,正因为人类有自卑感,所以才不断地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种自卑感是我们取得成就的动因,促使我们奋发向上。
排序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塑造着我们的性格,但真正能够起作用的是我们自己。在得到关注和爱的时候,学会分享,在缺少关注和爱的时候,学会奋斗,我们的生命就会源源不断地充满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