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版图上看,宣城市正处于以上海为龙头,以南京、杭州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西部腰线上,东连天目,南倚黄山,西靠九华,北通长江,是安徽17个省辖市中,地理位置最靠近长三角的城市。
宣城历代以来,均为州、郡、府城,在清初安徽建省以前,与苏南、浙北长期同属一个行政区域,在江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与浙北、苏南同步。2000年,宣城撤地设市,下辖宣州区、县级宁国市和郎溪、广德、泾县、绩溪、旌德五个县,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人口275万。作为安徽东南门户,所辖7个县市区中,有5个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
三省交汇的独特区位,彰显出宣城的交通枢纽地位。目前,宣城已经成为国家干线铁路华东第二通道的起点城市,安徽通往苏浙沪地区的公路交通枢纽性城市。宣杭铁路、皖赣铁路在市区交会,318、205国道、合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苏浙对接的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市内各县市区之间均实现高速公路和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市政府驻地距上海310公里、南京165公里、杭州240公里、合肥200公里、黄山168公里、九华山150公里,距离南京禄口机场一个半小时车程。
为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充分利用东临苏浙、地近沪杭的交通区位优势,推动宣城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年,宣城市委、市政府在安徽省率先作出《推进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重大发展战略,以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为重点,集中整治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不断强化道路、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市政、开发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苏浙沪产业转移和外来投资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在此基础上,开展以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的全方位招商引资,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实现了与沿海发达地区体制相容、市场相通、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融入”格局,整体经济呈现出与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苏浙沪地区融合加深的态势,宣城也因此成为外来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过去5年,累计利用外资2亿美元,利用省外资金150亿元,招商引资增幅和总量,连续几年位于安徽各市前列。
根据宣城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宣城市将努力建成中部地区连接长三角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大工业配套协作基地;面向长三角核心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长三角地区旅游观光“后花园”和休闲度假区;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