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湖州外来民工用公积金付房租
· 全力以赴做好台风“珍珠”防御工作
· 民进中央考察团 考察我省文化体制改革
· 裂变效应
· 乔传秀会见尼日利亚客人
· 我省百余万困难群众衣食无忧
· 六条措施促进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 老板员工全是在校大学生
· 浙江移动用户 突破2500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孵化13个创业实体
老板员工全是在校大学生
  本报讯 (记者 王纲 施晓义)不是大院名校,却有17家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不是企业集团,却有一批科技型企业和专业工作室,创业者均为在校大学生……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一批创业型大学生脱颖而出,为温州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不到3年,学院成功孵化出13个学生创业实体,59个创业团队,300余名大学生在此经受了市场的洗礼。

  在学院创业孵化中心,数百平方米营业用房被各种工作室或公司挤得满满当当,这里的老板与员工全是大学生。这里还有一块牌子——温州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是我省目前规模最大的大学生创业园。在创业园里,每学期都有新的项目。学生王光远创办的“星宇实业”,从事网络与IT产品设计,与联通温州分公司合作研制影院商务平台,带动了30余名同学一起创业。蓝星鞋艺工作室的周小燕同学,在全国性的概念鞋设计大赛中获得唯一的学生金奖,还没毕业就被企业高薪“订购”。

  据悉,园区不但免费为创业学生提供办公用房,还请来专家和企业家为他们提供专业指导,进行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培训,使学生尽可能降低创业风险。

  一批创业型、技能型、复合型大学生出现的背后,是学院3年前启动的“科技创新服务工程”。学院立足温州区域经济特点,明确“工贸并举,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现已建成应用电子技术、鞋类设计与工艺、眼镜设计与工艺、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一批极具温州产业特色的专业。同时投入3000多万元,联手高校名所成立中国鞋都技术中心、轻工产品舒适度研究中心、数控技术中心等17个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还在杭州和北京建立了研究中心。目前,这些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已完成或启动近30个课题,绝大部分是面向行业、企业的技术应用服务项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