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炸”还是“不炸” 黄金周爆炸性话题掀起波澜
· 南京长江大桥“存废之争”
· “炸桥”动议由来已久 现实性取决长江大桥存亡
· 专家提议: 给南京长江大桥“接肢”
· “大桥改造”并非万能 科学发展才能杜绝资源浪费
· 争论不是空穴来风 大桥建设须有长远眼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桥改造”并非万能 科学发展才能杜绝资源浪费
  如果认为把南京长江大桥“去掉”或者“抬高”,就能解决长江航运中的所有问题,未免太乐观了。事实上,除了南京长江大桥净空高度限制以外,还有诸多因素影响长江黄金水道。

  表面上,近十多年海内外投资的蜂拥而来,带来了长江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空前繁荣。但实质上,这种繁荣给航运带来的长远危机却更为深重。航运专家的调查发现,近些年的港口、码头建设比长江大桥的建设更缺乏长远规划,更无规章可循。

  长江深水岸线,是不可再生的优质战略资源,被誉为“黄金水道中的白金岸线”。但一些地方却重复建设,盲目投资,深水浅用,多占少用。本来一百米可以解决的工程占用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可建万吨级港区的岸线却建了千吨级码头,长江港口岸线资源浪费惊人。

  深水岸线后方的陆域,应当与深水岸线匹配。如建集装箱枢纽港,后方陆域的纵深至少在1800米以上;如建设临港工业区或综合物流园区,陆域更要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而在不少沿江城市,一个工厂占一段江岸,工厂、仓库沿着“黄金岸线”横向占用,本该与深水岸线匹配的陆域大多被蚕食、肢解殆尽。

  此外,即使炸掉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上游的航运条件对海轮来说,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航道延伸、航标设置、浅滩、窄道、弯道治理等,同时还要具有与码头同样水深的掉头区、锚泊地,需要有能够修理大型海轮的船坞,以及满足海轮供应的油品库、物料库,等等。

  除此以外,船型问题、航道管理体制问题等,也制约着长江航运发展。说到船型标准化,成绶台比喻:“就像公路上,两轮的、三轮的、四轮的车一起开,看起来车很多,实际运量并不大。船只也一样,大船与小船、快船与慢船混行,通航效率怎么会高呢?”

  关于长江航道的管理体制,一直就有“九龙治水”之说,水利、水电、环保、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城建、交通、旅游等各管一块,沿江各省市县各管一段。有学者称:“大大小小3000多家单位在管理长江,长江已经被切成无数块了!”

  指望用炸掉南京长江大桥的方法,来解决长江开发利用低下这一现实问题的想法,无疑是天真的。但忽视跨江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建设对黄金水道开发利用的影响,也是愚蠢的。有关专家认为,在现阶段,用科学的发展观,推进长江一体化,已是全方位开发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当务之急。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