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喜赏 牡丹 到洛阳
· 秋菊打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喜赏 牡丹 到洛阳
■傅通先
  尽管周敦颐因爱荷莲贬牡丹,我还是不能脱俗,而且年年涉足花港牡丹园。可惜那儿植株有限品种少,总难兴阑意尽。

  今年“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后二日,终于逮着机会赏花“牡丹之都”,那才真叫大开眼界。1.4万亩种植园地,3000多万植株,800来个品种,70多处观赏点,这些数字足以让其他城市望尘莫及。

  国家牡丹园集牡丹品种之大成。这个目前中国惟一的国家级牡丹品种收集、繁育基地,以拥有798种牡丹而成为名至实归的牡丹大观园。

  情切切一早打车前往,门卫特许我第一个提前入园。啊,花神聚会,花围彩阵,花潮涌迭,花海无边。脂红、豆绿、玫瑰紫,俱以颜色命名;姚黄、魏紫、赵粉,均以姓氏为名;洛阳红、曹州红、四川寿春,则以地名安名;贵妃赏月、太白醉酒、昭君出塞,皆以人物命名;一品朱衣、二乔、三奇集胜,乃以数字命名。从野生种群到稀世珍品,从细小的荷苞牡丹到硕大盈尺的绝世奇葩,从初发新枝到百年老干,可以说佳丽齐集,应有尽有。她们凭借自己的千姿百态和倾城娇韵,让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你看,迎面者如笑脸迎宾,背向者如挚友忍别;侧面者似名媛回眸,叶下者似少女羞怯;俯首的像娇娥含颦,仰首的像嫩脸笑靥;并蒂者若梁祝相偎,相向者若惺惺相惜;迎风的犹飞燕起舞,娇柔的犹西施无力。这真是:千娇万态任我看,花团锦簇数徘徊,一园娇韵独我享,雪魄玉魂乐开怀。

  色彩的艳福,是在洛阳牡丹园与三两知己共享的。

  昨日一场霏霏春雨,洗净瘴气浮尘,碧空蓝天更彰显缤纷花色。这里牡丹种植面积虽不足国家牡丹园的五分之一,但在100多亩园地上,黄、红、白、粉、蓝、紫、绿、黑、复色九大色系的牡丹都欢快有序地生长着。“御衣”闪金光,“锦袍”染朝霞,“赵粉”似微醉,“雪莲”裹玉绡,“碧波”起蓝晕,“葛巾”穿紫衣,“烟笼”红发紫,“豆绿”宛如玉,绣球型的“娇容三变”更为奇特:初开的为绿色,盛开的为粉红色,将谢的呈粉白色。一园牡丹随着色素浓淡,色阶变幻,色调衍化,九色幻化成百色,只觉得眼前锦衾相覆,绣帐连接,红艳浥露,素华映日,用“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之类的丽词艳语来形容,依然难尽其状。恐怕再高明的画家,也难调出如此丰富多彩、尽善尽美的色彩来。牡丹誉为“国色”,实不为过。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唐代诗人李正封的名句把牡丹的两大品格连结在一起,令后人再也难忘“独立人间第一香”。

  初入牡丹园,并没有感受到什么特别的香气。可是在花丛中穿行久了,这才觉得衣袂沾香,香入心脾,甚至连呼出的气息也是香的。从清香的“白娘子”,芳香的“岳山红”,到浓香的“冠世墨玉”,数百种牡丹花拥有了由微渐著的芳香度,似乎兼有荷花的幽香、梅花的暗香、桃花的淡香,又有兰花的清香、玫瑰的浓香、水仙的甜香。身在花丛,满目鲜花,香波荡漾,百般颜色百般香,醉了蜂蝶,也醉了游人。

  由于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色香俱绝,艳冠群芳,象征吉祥如意、繁荣昌盛,所以千百年来,既受到帝王贵胄的垂青,也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根据《诗经》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牡丹就成为河洛一带男女传情表意的“情人花”了。老死在洛阳香山的白居易在他的长诗《牡丹芳》中描写当时的花事:“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司马光的记述则是“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荫中十万家”。江西老表、文宗欧阳修不但写出了“天下真花独牡丹”,“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等传世名句,还写出了我国现存最早的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谱》。我的第二故乡的先贤们也对牡丹情有独钟,徐渭念念不忘之情溢于言表:“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忘念洛阳春。”陆游甚至以未能生长在洛阳这方热土而抱憾:“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南居。”

  今天,洛阳牡丹不但有70多处集中观赏点,而且街头巷尾、古宅民居到处白云红霞、紫烟蓝麝。出售盆栽牡丹、工艺牡丹的摊点举目皆是,卖字鬻画的书画家才俊云集。今年4月10日至5月10日第24届“洛阳牡丹花会”期间,更是千片赤英霞烂烂,一城游人一城花。

  牡丹惹人爱,还由于它既有“谦让”胸襟,又有“硬直”骨气。它不与花百争春,“桃时杏日不争浓”,“迟开都为让群芳”。武则天寒冬游园,诏令“百花连夜发”,百花不敢抗旨,惟有牡丹情操高洁,不肯违背天时,不愿献媚邀宠,宁可被贬到洛阳。国人主张牡丹与梅花同为双“国花”,我举双手赞成。

  不过,正如不能苟同周敦颐因爱莲花贬牡丹一样,我也反对因赞牡丹贬百花,不想在牡丹花前说什么“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夭桃敛迹”之类的鬼话。世间万物都有它生长的理由,岂可任意贬损打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