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唱歌老人”热切希望专家指点
· 北京国际戏剧 演出季开幕
· 《西施传说》 与读者见面
· 遗址和墓群诉说的历史
· 嵊州小黄山遗址何以入选
· 我国半数公众 渴望科技信息
· 救活一家卫生院 当地百姓称方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遗址和墓群诉说的历史
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部分简介
  湖南洪江高庙遗址 凤凰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但它的产生一直是个谜。高庙文化遗址日前出土的一个白色陶罐上,戳印有我国最古老的凤凰图案,距今已有7400年的历史。这一发现为揭开凤凰“诞生”之谜提供了异常珍贵的实物资料,震惊了考古专家。

  高庙文化遗址位于洪江市岔头乡岩里村,是沅水一级台地上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04年2月至3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对高庙遗址进行了主动的考古发掘。考古专家们认为,高庙文化遗址作为一个有浓郁宗教色彩的文化遗址,对探讨中国古代史前人类的宗教意识、宗教信仰、宗教艺术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河南鹤壁刘庄遗址 首次发现先商时期大型公共墓地,共发掘墓葬336座,为先商文化的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

  先商文化是夏代商人族群创造的文化,此前我国发掘的先商文化遗址主要是居址,从未见到过这一时期的墓地。此次发现将为研究先商文化葬俗葬制、人种族属、社会结构、商人渊源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实物资料。

  刘庄遗址位于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庄村南,南水北调中线干渠662公里处。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批实施的文物保护控制性项目之一,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去年下半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刘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大批仰韶时代晚期遗迹以及较大规模的先商墓地。

  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 土墩墓是青铜时代江南地区特有的埋葬方式,一般没有墓坑,采用堆土掩埋、平地起封的特殊方式安葬,主要分布在苏南、皖南、浙江一带,江苏地区以句容、金坛一带分布尤为密集,江苏省在建的宁常、镇溧高速公路正好穿越这一区域。从2005年4月11日到9月中旬,考古队先后调查发现土墩墓46座,因高速公路建设彻底破坏6座,实际发掘土墩墓40座,出土文物3800多件,可以说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土墩墓考古发掘。

  这次考古发掘的最大收获就是凭借考古层位学还原青铜时代江南土墩墓的营造过程及其社会面貌,并在土墩墓的形制结构、丧葬习俗等多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为江南地区青铜时代的社会结构和土著文化,土墩墓的源流、分期和分区,以及土墩墓的保护和利用等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 位于大同御河东侧、沙岭村东北约1公里的高地上,12座北魏时期的墓葬,共出土文物200余件。其中在7号墓中发现一座保存精美壁画且有文字纪年的砖室墓,经拼对墓葬中残存的漆片,上面显示有彩色绘画和文字铭记,墓室壁画面积大且内容完整,这在北魏平城时期众多墓葬中是唯一的,展现的是墓主人时代即北魏太延年间的社会现实生活,这不仅填补了汉唐考古墓画没有北魏时期定型材料的空缺,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我国民族风情、丧葬习俗、服饰装束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 下图是三杨庄遗址内一处坍塌的宅院主房(资料照片)。2月20日,一项堪与意大利“庞贝古城”相媲美的考古发现被公之于世——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南部黄河故道中发现一处西汉晚期规模宏大的汉代村落遗址。据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召开的发布会介绍,两千多年前,这一遗址毁于黄河泛滥而被泥沙深埋地下。

  在该遗址中,首次发现了保存完整、正在耕种中的大面积农田,为研究汉代农耕文明和耕作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专家认为,这很可能匡正以往的认知,甚至改变中国农学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