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水稻减“肥”:农业增产新观念
· 山东:用肥不当 “减掉”10个产粮大县
· “高投入高产出” 旧耕作观念亟待更新
· 给水稻减点“肥” 不仅不减产还能增产
· 过度施肥 造成严重“环境危机”
· 推广新技术 将带来发展与环境“多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山东:用肥不当 “减掉”10个产粮大县
  据山东省土肥站测算,由于施肥不当,每年造成全省少生产粮食300万吨,相当于10个产粮大县的产量。

  山东省农业厅土肥站站长蒋庆功介绍,山东近几年化肥年使用量都在43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每亩用量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在施肥上存在肥料投入结构不合理,重无机轻有机、重氮磷轻钾肥的现象,全省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常规作物约有6000万亩施肥不均衡,从而影响了粮食产量,使300万吨的粮食生产潜力发挥不出。

  据了解,目前,我国年化肥施用量达4100多万吨,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第一化肥消费大国。但据农业部专家测算,这些化肥中,只有35%得到有效利用,65%被白白浪费掉。

  北京:30万亩耕地

  改吃“营养餐”

  北京市农业局土肥站宣布,针对北京地区化肥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同时对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的现状,北京市已经启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仅去年秋季,京郊就有30万亩耕地吃上根据不同土质和种植作物而量身定做的化肥“营养餐”。

  据介绍,化肥的大量施用,对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的危害不容忽视。北京市农业局土肥站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北京市化肥纯养分量(氮磷钾等)一年消耗量大约14万吨,平均达到500公斤/公顷,远远超过国际上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化肥使用安全上限。因为过量使用氮、磷肥,土地吸收不了的就渗透到地下,污染水资源。

  为此,北京市农业局开始在北京市郊区县中推广被俗称为“营养餐”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去年已先期在平谷区、昌平区、密云县和房山区的30万亩耕地上实施。根据预测,通过施用“营养餐”,能减少对水体污染12%至15%。

  上海:建设农业

  “立体污染”防治基地

  记者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获悉,上海将建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研究基地,研究不同污染界面的污染关系,并对综合防治技术进行集成。

  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顾晓君说,这个基地将落户在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上,由上海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设。

  据了解,科学家们将在上海的这个基地上重点进行农业生产资源洁净化技术的综合集成,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部分。农产品产前无公害化技术体系研究将揭示“水、土、大气”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描述不同致污因素对农业有机生产可能产生的交互污染状况,针对不同污染界面进行综合的防治技术攻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研究主要包括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及管理等;农产品采收后的绿色化技术,包括保鲜加工和高附加值生产。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